第八章 天下学宫(2 / 2)
宗华大狱,竟关进了众多学子文人,许多苟存流亡的学师学子,逼不得已,纷纷自杀。
仅在那一年,宗华学子学师死伤大半,无人敢入学,无人敢向学,无人敢称自己为学。
宗华九州大地,竟因此硝烟四起,宗华学宫尽数破灭闭宫,学风陡然萎靡。
这种仇文敌学的风气,足足弥漫了三年才慢慢好转。在这三年,宗华不复出大师,不复出英才学子,学宫学堂皆破落,古籍古迹践踏零落。一切学风文气消失殆尽,戾气四起,百姓亦越发惶惶。
宗华五十八年,宗华台猛然发现大通石柱灵气愈发稀弱,凡灵界口微薄脆弱,太仓之乱频频欲侵。
那一年,宗华突发百年不遇之大灾,水灾地震旱涝竟同时并发于宗华各地,宗华子民伤亡惨重,大通石柱岌岌可危矣。
同年,四年一际的通天祭上,西土异族之人竟突掌三大神灵道,震惊宗华之人;神灵道交集处,竟发现当年随行山圣人出世的通石星经已被天地戾气消磨殆尽,万千学子难再得圣言之教。
在那一年以后,宗华各界才慢慢醒悟冷静。
宗华台首先着手助力离宫苑重建学界之制,兴学堂,造文册,重建十七学宫;各州学堂学宫稳步建制,百姓亦慢慢重新向学。短短两年内,向学之风重新大兴,宗华学子逐年增多,国家日渐平和安宁。
近十年来,宗华日渐繁盛,大通石柱终于慢慢凝气聚纯,天下逐渐太平安乐。
......
宋国秋和靠在床榻上,窗外有微风吹过,几只麻雀在窗边跳跃着。
秋和从腰间解下那枚银号卡,细细地摩挲着银号卡牌后的十七星纹,回想起释真如的话,不禁十分感慨。
释真如说,天下学宫并非仅仅只是一座学术最高殿堂。
学宫中人,多为各界势力的内藏之人,个个顶尖无比,学识渊博,无论政、商、农、工、学,皆有高人蛰伏其中。
而当年,为了保证天下学宫中一些人能够在宗华各地都享有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服务,宗华国内许许多多的部门都特制了一批独属天下学宫中人的事物。
他手里的这枚十七星纹银号卡,便是汇丰银号为天下学宫中地位十分尊贵的一批大学师准备的,只需专属证物出示,无论何人皆可无需手续,立马取钱;可借超过所存金额十倍多的钱数;金库专设大铜宝箱,结实无比,且可容纳金额是其他普通金库的四倍之多。
释真如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感慨。他问秋和,那卡是不是他师傅给他的。秋和便呆呆的点了点头,说是。
释真如倒没说什么,但眼睛里却是十分向往和欣喜。
最后,释真如也只是叫秋和回去早点休息,准备秋考,便也赶着走了。
秋和忘了跟释真如多问一些自己更为着急的内容,听着光头少年缓缓道来的漫长故事,他一下子被深深吸引,忘记了自己的不安。
宋国秋和慢慢消化着释真如讲的历史和故事,一点点地在思考着。也没想太多,过了不多时,也便洗漱洗脚,上床睡觉了。
只不过,那夜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秋和还在运作的脑海里却隐隐乎乎冒出了一个念头——银号卡是为大学师所制的。这是师傅给自己的,那师傅又是哪里拿来的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