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如此大事(2 / 2)
听到这话,旁边那郑买办的面『色』微微变了变,似乎明白了莫青君要说的究竟是什么。果不其然,莫青君在问完王买办之后,接着问起了郑买办,“不知郑买办可否告知,你平日采办的是什么?”
郑买办的面『色』十分难看,好半晌才闷声回答,“与那王买办一样。”
听到这话,莫青君似乎有些疑『惑』,不由得问道:“既然您所做的与王买办是一样的事儿,那末你们二人是一块儿负责此处的?据我所知,府中设立替女眷购置脂粉物件的买办,从来就只有一个。郑买办你不用担心,你便是这正儿八经在名册上的那一个。”
听到这话,那郑买办的脸『色』非但没有好看一些,反而愈发的难看了起来。
那王买办一听到这话,面『色』变得十分奇怪;而站在一边一直没有被问到的方管事,背后冒出了一股凉意。
“买办的确只有一个,可是买办手下并非就他一个人。王买办,据说你先前也是在郑买办手下做事的,不知你是为何会被人称为买办的呢?”莫青君转向王买办,笑意盈盈的问道。
那王买办此时张口结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莫青君并没有理会他,而是转向了方管事。
“方管事,这些买办的银钱都是从你手上流进流出的,入库存记都是在你手上的,不知你可否知道,除了郑买办之外,这府中还多出了一个王买办?”
方管事看着莫青君面上的微笑,此时方管事心中的感受已经截然不同了。
不过是短短的几句话而已,那原本被他轻视和不解的人,怎的忽然就变得如此锋芒必『露』了呢?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方管事叹了一口气,“想必六姑娘早已经知道了原因罢?”
莫青君笑的愈发温和了起来,指着郑买办说道:“府中每个姑娘每月的脂粉钱是一月二两银子,姨娘的也是一月二两银子,而大夫人是一月三两,老祖宗是一月五两。再加上府中其他女眷,例如管事娘子,或者主子们身边的大丫鬟,加起来可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算是大部分的丫鬟婆子都没有这一笔钱,加起来算算,也足以让府里的奴才们冬日里多添置两件好衣裳了。”
“这一笔钱,是府中特地为女眷开支出来的,可是却没有让府中的女眷们满意过,为什么?”
她看向四周,大夫人面上的表情是疑『惑』且好奇的,莫烟云则皱着眉头,而那些管事们,此时看她的眼神已然不同了。
莫青君掰起指头开始算了起来,“府中凡是有此贴补的女眷,除了老祖宗之外,所采买来的那些胭脂水粉都是次等品。看似是从馥郁斋里买来的上等好货,可是女眷们用过之后,不是刺红便是脱皮,从此不敢有人再用。再则头油一块,气味刺鼻,用了头痒无比,自然也是不会有人用。簪花则更不用说了,但凡这些东西,都是艳俗难看的东西。女儿家挑剔,如此一来,谁肯丢丑?”
“久而久之,府中的女眷都不用采买来的物件儿,以至于到后来,郑买办都不用出去辛苦了,是不是?”
莫青君十分温和的对着郑买办笑了笑,笑的他一阵心惊。
“而府中那些没有脂粉钱贴补的丫鬟们,往往会另求王买办去置办东西。他为人实在一些,买来的物件儿要好很多。所以到了后来,不止是那些丫鬟们拖他置办,便是大丫鬟们或者我们这些姑娘们,也都会拖他来置办。府中女眷只知王买办,不知郑买办,这岂不是一件十分滑稽的事情?”
她的话音落下,屋子里头一阵沉默。
莫青君收起笑容,冷冷看了郑买办和方管事一眼,“方才王买办说自己做这事儿已经有十余年,这十余年来,府中那么大笔的银钱便是用来养你们这样的蛀虫中饱私囊还不够,还拿着这些钱打着莫府的名义出去放印子钱”
听她这么说,方管事立时腿软,跪了下来。而郑买办梗着脖子反驳,“六姑娘说这话未免冤枉了好人奴才承认,奴才这些年兴许是吞了些银钱,可毕竟不多。可是奴才还是有良心的,从不会拿了府上的名义出去做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他撩起衣服跪了下去,狠狠地叩了几个响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姑娘若是要惩治奴才,奴才罪有应得。可若是姑娘要趁着这个机会诬陷奴才,奴才宁死不从”
印子钱三个字一出来,屋子里的众人便是一阵震动。
再瞧见郑买办这么坚决又肯定的样子,众人心中不由得有些疑『惑』了。不过对于莫青君的手腕,他们此时已经有些佩服了。
莫青君这么些年在众人的眼中都是一个如大夫人一般温和良善的姑娘,十分好说话,又怎么会有人想得到她会有这般的本事?此次初『露』锋芒,便已然让人刮目相看了。
郑买办之所以如此嘴硬,是因为他笃定了莫青君没有证据。
中饱私囊是一种,坏了莫府名声去放印子钱又是另一种,郑买办在莫府多年,又如何能不知晓这其中的分别?在他看来,莫青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查出这些事情,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她一个小姑娘不可能有这般手段,必然是后面有人。
想必是王姨娘倒台之后,老祖宗先前还没开始动手整治,如今借着六姑娘的手整治他们罢了。
想到这,那郑买办的心情不由得十分沮丧,觉得这一次已然逃不过去了。
只是原先已经嘴硬了,如今难道还要腿软求饶么?他做不出来这等事情,所以也只能梗着脖子了。兴许这六姑娘并没有证据,若是如此,好歹也会有一条生路。
莫青君缓缓走到他的跟前,对着绿袅使了一个眼『色』。
这个时候,绿袅便从怀中拿出来一堆印着手印的借约。所谓的印子钱,便是借约上头定明了本息和各期偿还的额数,借债人每偿还一期本息,由放债人在折子上加盖一印,这样才被百姓称之为印子钱。
绿袅拿着这些借约在众人面前一一让他们看过,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如此一来,众人看向郑买办和莫青君的眼神又是不同了。虽说大部分都认为,这一招必然是老祖宗教她,让莫青君在众人面前立威的,可毕竟这件事的确已经成功的在众人心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不管日后莫青君做的是好是坏,今日之事是难以抹煞的。
证据一出,莫青君也没有任何的迟疑,直接喊了人进来,把那郑买办给拖了出去。
而在一边的方管事心都凉了一截,此时嗫嚅着,不知该说些什么。可是又仿似不说些什么就不好一般,他吞了一口口水,低声求饶了起来,“六姑娘……看在老奴这么多年的份上……这么多年……”
他反反复复也只会用着资历去求饶,别的什么话都没有了,似乎是已经糊涂了。
其实方管事当初上位,也只是因为他当初恰好就处在那个位置,而王姨娘则需要那么样的一个人而已。不论是他还是别人都可以,他只是恰好碰到了那么一个机会。所以在他与郑买办二人吞了银钱出去放印子钱,也是由于背后有人撑腰,所以才会那般大胆。
在王姨娘倒台了之后,他们也曾提心吊胆过许多时日,甚至打算收手不做了。
可是财帛动人心,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奢侈的日子,再也难以改过来了。
于是在老祖宗一直未动声『色』的纵容之下,他们便越发的胆肥了起来。尤其是印子钱这种事情,他们也是找人帮忙做的,这种事想要洗干净太难了。他们不过是莫府的奴才而已,若不是打着莫府的名头,那些人早就吞了钱把他们杀了灭口。
在那方管事涕泪横流的时候,莫青君微笑着将他扶了起来,轻声安抚。
“方管事,我知道你也是受人蒙蔽,情有可原。可是那郑买办是在你眼皮子底下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的,所以也可算是你御下不严,我罚你一年的月钱,这个惩治应该不算太过罢?你一个大男人在我跟前哭成这般,说出去人家可得说我莫青君是只母老虎,若为了这个我嫁不出去了,那我可要罚你漂洋过海给我寻个好人家回来了”
莫青君一边说一边笑,显得十分温和亲切的样子。方管事愣住,瞪着一双模模糊糊的泪眼看她,有些结巴的说道:“六……六姑娘……”
“方管事怎么了?对我这处置有什么意见么?”
那方管事立刻摇头,“没……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般被轻轻放过,他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不由得开口问道:“姑娘……您打算怎么处置那郑买办?”
“如此大事,自然是送官。”莫青君抿唇一笑,显得有些羞涩的样子,可是这模样落在方管事的眼里,却是可怕的很。
莫青君仿似忽然想到一般,又对着方管事说道:“对了,这件事情要善后十分麻烦,需要一个有能之人来做。这善后之事交到你的手里,方管事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