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觉者(2 / 2)
有人是这么说的,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苏惕其实很想说的就是,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套用在很多地方,都很合适。
我们人就像是盲人一样,摸到眼前自己所能碰触的,便以为是全部。
便不能接受旁人和自己的不同。
我们只愿意,求同排异而不愿意求同存异。
夜郎自大也会在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曾经具有过。
为什么我们在看到夜郎自大的人,不会去和他计较呢?
因为是带有怜悯的,可怜他只看到那么一点世界,真正辽阔的世界,他并不曾见。
而千年前菩提树下,有为王子,就是经过多年修行,将许许多多歪路都走了一遍,被研磨的无我无人,最终开悟,看到全部世界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佛性,因为这是我们本自具足的东西。
佛性即觉性,即善心。
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魔的一面,这是后来种下的种子。
内在世界就像是一片田地,有作物,也有杂草一般。我们能做的就是,勤耕作,多除草。可不要学陶渊明,草盛豆苗稀,种个鬼田哦。
仙又是怎样呢?其实金刚经已经说过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为法是什么呢?
就是大学毕业以后,大家从事的工作,道路不同。所从事的专业性工作,就是那个人的无为法。
白玉蟾的一首诗,苏惕真的很喜欢。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该不该斩断情缘,该不该出世入山,那都是顺其自然,随着环境而改变的。这个世上有一些人,最喜欢装样子,立人设,简称又当又立。
毕竟要恰饭嘛,大家都理解,说难听的我自己都觉得苛刻。
但只希望,做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懂得分辨,不要别人欺骗,就做出种种事情。
苏惕后世被网络暴力的时候,虽说是他对于挫折磨难可以很好的化解吸收。
但他一直不希望身边的人成为这样的人。
因为对苏惕网络暴力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对苏惕都不了解,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自以为可以化身正义,替天行道,实则不过是随波逐流,庸人一个。
所以他最常跟朋友分享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诸位年轻,故而心燥,燃又率真。执一切真理,真理并非不可得,需静得。
勿轻言,勿妄猜,多听,多看,多思考,俗世热闹,闹后便是空虚,望诸位思量。
陈书到店的时候,苏惕看到他今天气色不是很好,有些沉重。
连忙招呼陈书坐下,给他倒了杯茶水。
“怎么这个样子,出什么事了?”
“一点小事,能解决。”
两人便没了声息,喝茶,吃菜。
“你和你女朋友关系挺好啊,那天看到你朋友圈发照片,你左拥右抱不会被打死吗?”
陈书笑着说道,脸上的忧虑散了几分。
“那是当然,以我的手段,我家那位虽然聪明,但还得被我安排的明明白白。”
苏惕挑了挑眉头,笑道。
陈书没接他的话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