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故人(1 / 2)
七月份的中州热的让人喘不上气来,身边的电风扇吱呀吱呀的吹到晌午,直到太阳快把竹席晒的滚烫,齐鸣才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床。
一大早父母就出门了,无论哪个年代,做小生意就得是起早贪黑,为了一毛一厘而奔波劳碌。
中州市机场是九七年兴建完成的,通航之后就立刻挂上了国际两个字。哪怕当时的国际航班只有南韩和东南亚几个小国。走机场高速路得五十多公里,没有地铁的年月交通不是一般的不便利。
要说起小时候开始,齐鸣便已习惯了一早醒来父母已离家,整个家里空荡荡的只有自己。
这倒是养成了齐鸣的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比起同龄人他特别的独立。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还没灶台高的齐鸣,就已经搬着一个小马扎站在厨房里面给自己做饭。以至于后世的齐鸣,做饭十分好吃,尝过的基本上逢人赞不绝口。
纵然工作忙碌,但是生活上戴丽娟向来都是安排的仅仅有条。一点也不会因为忙碌,而让齐鸣感到生活有半点颠沛。
母亲勤俭持家,所以齐家的家具陈设虽然简单,但是绝对向来是干净到一尘不染。同时她总会冰箱里储备一些食物,以免自己不在家的时候,齐鸣能够自己做饭吃。
这也是后来戴丽娟引以为傲的事情,因为从小到大在生活上,齐鸣从来没有让她操过心。
洗漱完毕,齐鸣从那老旧的新飞电冰箱里面取了一个鸡蛋,然后把昨晚吃剩下的米饭倒进锅里面,不过多时便整出来一份蛋炒饭来。
再从酱缸里面,夹了两根母亲早已腌制好的酱黄瓜,就着热气腾腾,颗粒分明的蛋炒饭,吃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一顿餐饭吃完,门外便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推开门一看,一个虎头虎脑,身材不高的小黑胖子,正顶着一头碎汗站在门口。
小黑胖子名叫刘旭强,从小学到初中都和齐鸣是同班同学。
俩人从小就是朋友,一起去护城河里抓泥鳅,一起钻黑电脑室,一起逃课,一起偷看电脑D盘里的...
刘旭强家也就住在附近,父亲经营着一家包子铺,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但做的包子皮薄馅儿大,于是这附近街巷可谓是人尽皆知。
在齐鸣的记忆当中,应当是08年得时候刘旭强的父亲,突然便买下了包子铺并排半条街的商铺。当然靠卖包子不可能买下半条街,而是因为老刘家拆迁了。
开门一瞬间,小黑胖子一眼就看到了穿着一件白背心,下面一条灰色裤衩的齐鸣,便道:“你不会是才睡醒吧,这都几点了,你忘了咱们约好今天一起回学校谢师的?”
“没忘,没忘。这不这会儿太阳正毒着呢。顶着外面快四十度的高温,出去街上转一圈,我担心你回头晒得比现在还黑。”
“滚蛋!”刘旭强笑骂着说道:“我就是觉得,咱们去的太晚了不合适。。”
迎小黑胖子刘旭强进了门,齐鸣便打开自家那台,只要是一启动便会作响阵阵轻微噪音的窗机空调。
这玩意儿别看噪音略大,但特点就是皮实制冷,当然功耗也大。所以一般夏天上午不开,只等着中午热到极点才会打开。
又从冰箱里拿出来一瓶绿色的饮料扔给小黑胖子,饮料是一个叫醒目的品牌。
在九十年代末期这款可口可乐公司,专为国内消费者打造的饮料可谓是火遍全国。是那个年代的国民肥宅快乐水。
往肚子里猛灌了一口,刘旭强咂着嘴巴,感受着唇齿间苹果味儿的酸涩,这厮一脸惬意满足。
“上周我爸带我去了一次沪上,一方面是看看以后要待四年的学校,另外一方面就当是毕业旅行了。别说沪上不愧是大城市,这一路那高楼,那城市,那汽车,啧啧啧,我看啥啥排场。”
刘旭强掀开自己的上衣,拍着松软滚圆的肚皮坐在沙发上感慨道。
那个年代一线城市的概念还很模糊,如果要严格意义上划分,中州别看是省会,在二十年前,估摸着连四线都排不上。
哪怕后来勉强被划到了新一线城市,还是国家中心城市,那也都是一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刘旭强来说,沪上是遥远而又繁华的地方。
“齐鸣你就没打算去看看沪上,去看看工程大的环境中?”
“不去了,留点想象空间。”齐鸣笑着说。
“咱们这一届考到沪上的人不多,除了你和我。听说方文锦考入了东华大学。”刘旭强又给自己灌了一口饮料,挤眉弄眼的对齐鸣说道。
在第七中学没几个人不知道方文锦的,性格外向开朗不说,关键长得还好看。
成绩优秀到常年包揽全校前五,尤其是英语成绩,口语好到能和周末英语角里的老外谈笑风生。
纵然高三学业那么紧张,可还偶尔有空翻译一些国外文章,赚到的稿费也都乱花,一部分用来买些冷门的书籍,另外一部分她母亲帮忙存着,据说是上大学的生活费。
尽管方文锦的家庭条件根本不需要,让她一个高三学生来兼职赚钱补贴。至于翻译国外文章,也仅仅纯粹是她的个人爱好而已。
在老师家长眼中她是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轻松上一本,再用点心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的优秀学生。
在高中时代的男生眼里,这样的女孩子,是那种哪怕在只时学校廊里擦肩而的过惊鸿一瞥,也都以回味一整天。
硬要说齐鸣对这样好看的女孩子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前世的齐鸣一直到方文锦大二出国,他俩之间也没纠缠出什么故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