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 第十六章 死循环

第十六章 死循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国师大人的暖萌小徒弟  三国:我刘璋,天下无敌  快穿之锦鲤闺女三岁半  封神之独占鳌头  我真没膨胀  万古至尊剑圣  从萌娃童星开始  一吻定情:我的撒旦坏老公  寻找野生人类  盗天歌 

在去往永安县的这几日,赵煦一直在马车上钻研王安石的新政。之前为了在朝中避开亲近新党的嫌疑,他主动将之抛开,这会太皇太后远在京城,四位旧派宰执又都不在,完全不用顾忌什么。

历史上王安石力主推行的新政,因为是在神宗朝熙宁年间,又称熙宁变法。

在熙宁变法之前,仁宗朝庆历年间范仲淹、富弼等人就力主推行过一次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赵煦在未出汴梁前就早已了解,改革内容包括澄清吏治、富国强兵、厉行法治。改革重点主要在澄清吏治在,这一项就有严明官吏升降、限制官僚滥进、严密科举取士、慎选地方长官和平均公职田产。

这一项项举措都直指大宋开国之时施行的一职多官,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

也就是所谓的“冗员”,冗员造成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互相之间职权不明,于是官员多贪恋权位,互相推诿扯皮,行政效率颇为低下。

所谓因循不改,弊坏日甚。

变法的出发点是极好的,在屡败于西夏,契丹人趁火打劫,农民起义和兵变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的情况下。宋仁宗也锐意进取,强推改革。

但因为澄清吏治触动了庞大的士大夫阶级的根本利益,庆历新政就算是在仁宗皇帝和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中枢重臣推动下,不过一年四个月就宣告失败。

武侯对于范仲淹的眼光还是很赞许的,他确实看到了大宋的一些弊病所在。不过庆历新政在整顿官僚机构的几项措施,用历史的眼光看是调整范围不大的一种的革新。至于其它诸如“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摇役”,更谈不上彻底的改革。

但这次改革的推行还是遭遇了难以想象的阻力,让仁宗皇帝最终产生动摇,范仲淹为首的变革派也变得信心不足,可见大宋自己“造”出来的历朝以来最庞大的士大夫阶层能量太大了。

二十多年之后,更加有变革精神,变革举措更加彻底的王安石在和神宗皇帝陈述变法时,直接绕开澄清吏治选择从经济入手富国强兵也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但是,这同时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在大宋已经贪腐相当严重,行政效率如此低下的情况下,不澄清吏治,如何能保证新法能够正常、有效的推行呢?

赵煦在马车的颠簸下翻了好几遍基本没有任何关于吏治的改革。

相比庆历新政,武侯认为熙宁变法是更为彻底,更加行之有效的变革举措。但它仍然有巨大的缺憾,没有先澄清吏治再推行新法。

最终失败似乎也是必然。

可是,这似乎又陷入了一个死胡同。要澄清吏治其他的举措根本就没有机会推行,庞大的士大夫集团的阻力会让变法直接失败。

可不澄清吏治,变法的大部分举措就无法正确的有效的推行,最终结果大概率也是失败。

环环相扣,一环一环下就推向了死路。

“难不成真的只能推倒重来?”赵煦长长叹了一口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我在三国刷属性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唐朝九千岁 膏粱子 腹黑皇帝打江山 三国之福将 三国之狂战将军 特种作战:幽灵部队 神战无疆 我有无敌舰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