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 / 2)
军工厂书记年纪稍大,五十多岁,曾经是老一辈器械制造的参与者,胜利后,他任军工厂第二任书记至今。
“何院士,可别这么说,我们是互相学习啊,这位是陈厂长,去年刚调入我们单位,不过,可是留美博士呢!”
“何院士你好,欢迎你来指导。”陈厂长比书记小10岁,当年从着名大学毕业,曾经在国外学习制造业,回国后,参与过枪械设计。
一年前调入军工厂任厂长,第二年,研发了73式反坦克地雷,广泛应用于各大军区和部队。
“陈厂长,您好,您太客气了,叫我小何就好。”
一番寒暄之后,何雨柱要去实验室。
“何工,”书记说道,“要不我们休息一下,然后下午再去看……”
“书记,不用休息,去实验室吧。”
何雨柱都要求了,书记和厂长就带着何雨柱直接去了实验区。
书记带着何雨柱走到一台机器跟前,然后指着上面摆放的半导体晶片说道:“这个就是我们新研发的75式反坦克地雷晶片。”
何雨柱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晶片,上面布满了晶体管,二极管,电容,电阻等零部件。
“75式比72式威力更大,只是我们没有把这些部件互联在一起的机器,所以,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就卡在了这里。”
“之前的技术不行吗?”何雨柱认为既然能研究72式,那75式也可以照搬此前的技术。
只是陈厂长说完后叹息一声:“实验了几次,都无法焊接互联,75式比72式复杂,故而,之前的技术无法应用。”
经过陈厂长的一番解释,何雨柱大概也明白了陈厂长他们是被什么难住了。
就是技术。
没有技术,即使研究出项目,也没办法投入生产。
所以,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攻克了技术,才能谈建设。
“何工,该项技术只有国外有,目前我们还不具备,只是我觉得,既然我们造出72式,为什么不能升级在造75式呢?”
何雨柱看着器宇轩昂的陈厂长,眼中带着渴望成功的期盼,他也被他不服输的劲头震撼了。
现在国家属于起步阶段,军事方面还落后于外国,只要能加强国家的建设,他会不遗余力,帮助兄弟厂搞研发。
何雨柱已经启动系统,里面自带科研技术,他很快从系统中提取出制造反坦克地雷的技术。
当这些技术全部融入他的大脑后,清晰的脉络图和机器平面图也在何雨柱脑海中形成了。
何雨柱对陈厂长和书记说:“给我三天时间,我来研发一台焊接器。”
“三天?”书记震惊了,“三天时间太短了吧?”
别说三天了,就是三年能研究出来也很不容易啊。
“书记,厂长,我在您二位面前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按期完成,这个责任我来负责。”
“何工,”书记道,“你也是搞科研的,这个东西很复杂,也需要时间来验证,反正已经落后了,也不急于这几年。”
“书记,我知道,我不是吹牛,我说三天就三天,您等我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