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报废太可惜了(2 / 2)
中心轴部位的零件就是这台机器的主要部件。
忽然,何雨柱看到了主部件没烧,只是有几个螺丝松动了。
经过扫描,主部件一共有一百八十个焊接点。
每个焊接点都是不一样的槽口。
而每个槽口的形状都不一样。
即使,咱们的工程师拆卸下来,现如今,也没有这样的机器维修。
最后还是无法还原主部件的焊接点。
估计,工程师们不敢全部拆卸完,原因之一就是主部件太复杂,拆卸下来怕安不上吧。
将机器看个明白。
何雨柱心里也有数了。
只是,他该如何维修呢?
他现在掌握了技术,只要启动维修技能,不管什么机器都能修。
只是他怎么说服车间的人帮他拆卸机器呢?
即使他发明了编织袋技术,又修好了之前的转轴承。
但是,这两个技术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这台机器的技术要比转轴承难好几个级别。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内还没有这个技术。
只是不修又不是何雨柱子的风格。
他就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任务。
全部扫描完毕,何雨柱的脑中已经绘制了整台机器的所有内部构造零部件。
何雨柱刚才看了,主部件没坏,如果拆下来,需要精密仪器安装。
而高工说的不能修,恐怕就是不会安装。
而核心技术,应该就是整台机器的安装程序。
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这项技术,如果他能设计出精密安装仪器,是不是解决了国内设计的空白?
也为国家省下巨资,来用于其它的建设。
核心技术国外掌握,我们需要技术,要么花钱,要么被人掐脖子。
所有,他今天就将改变这种局面。
想到这,何雨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修机器。
然后顺带研发出国内还没有的高精密安装仪。
说干就干,不解释,等机器转动了,或许比说什么都好使。
晚上,何雨柱没回去吃饭,就在自己办公室画图纸。
此时是晚上八点,轧钢厂还是灯火通明。
钢厂赶进度,除了锻造车间停产之外,其余四个车间都在干活。
工人分三班倒,每个班都有车间组长带队。
车间主任分管四个车间组,李厂长带队主抓。
何雨柱在办公室画图,整台机器的零部件构造都在他脑中。
只见他拿着笔,唰唰唰的画。
不一会,大半张纸就快被他画满了。
这时候,小汪看到何雨柱办公室还亮着灯,他好奇的进来了。
看到何雨柱还在,急忙问道:“何科长,您没回家吗?”
“没有,我加个班。”
小汪走过来,看到何雨柱在画什么,本来没当回事,只是忽然被画面上的图吸引了。
“何科长,您在画什么?”
“画图纸。”
“这……这……”小汪凑过去一看,立时紧张的结巴了了。
这张图纸看上去很精美,应该是一台什么机器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