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2)
是啊,从三月份开始的嘛。东条淳子看着拓实点了点头。拓实心下暗道,就算她死了,自己也不要说什么同情的话。
幸亏是在这个家里啊。
你是说
一般的家庭哪有条件这么看护呢?既没有能让病人长期静养的房间,也雇不起专人护理。所以,怎么说来着?叫不幸中的万幸,还是有钱好啊。
想发火你就发吧拓实盯着东条淳子。然而,她眨了几下眼睛,却轻轻地点了点头。或许也可以这么说吧。不过,从本质上说,能做到这样,也多亏了母亲的本事啊。
拓实皱起了眉头,他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淳子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接着说道:拓实先生,你以为母亲嫁到老字号的和式糕点店享福来了,对吧?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母亲来的时候,我们正面临破产、债台高筑,招牌也快保不住了。想降低成本,可事关品牌,不能以次充好。再说,那些自尊心极强的老师傅也不答应,真是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我们家里的境况相当窘迫。可这些事父亲在母亲面前提都没提,只是一味地虚张声势,赢取年轻的继室。可以说母亲是被骗来的。从小娇生惯养的父亲根本没有挽救店铺和家庭的才能,就像茫然地看着船下沉一样。
相比是奶须美子夫人挽救了这一切。时生插嘴道。
东条淳子点点头。
那时我已经十岁了,记得很清楚。母亲只在一开始觉得有些吃惊,但似乎很快地就调整了心态。她从紧缩伙食开销着手,然后又节约杂费、煤电费。父亲从不知道节约,当时对此相当抵触。不久,母亲更做起了家庭副业,尽力贴补家用。这时,她遭到店员的攻击,说老板娘做家庭副业,令老字号颜面扫地。于是,母亲就到店里去帮工,从粗活开始,一直做到掌柜的助手,慢慢了解店里的情况后,她出了不少点子,改变原料的采购方法,又在宣传上下功夫。估计她本就有经商的天分,是个能想出少投入、多产出的方法的专家。当然,她不光动脑筋,也身体力行。她创出的新式点心有很多至今仍很畅销。一些刚开始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店员,渐渐地也挺她的话了。从那时起,春庵起死回生了。
拓实怀着复杂的心情听着东条淳子的叙述。原来须美子就是在这种状况下给宫本家寄拓实的抚养费的。这个事实令他诧异,可一种绝不感谢的念头在他心中筑起了屏障。
对令尊而言,再婚是完全正确的。时生说。
东条淳子嫣然一笑。正是。父亲一无所长,一声最大的功绩就在于此。
真是个伟大的女子。
因此,她看着拓实说道,我们为母亲做这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这位吉江大婶,她看了一眼白衣女人,根本不是什么护士。她原来在店里干活,母亲成了这样,她自愿提出一定要来照顾。
夫人对我的照应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吉江的话中包含着由衷的感情。
拓实低下头看着榻榻米。这些话他都不想听。人人都在赞扬须美子,可她对自己来说是可恨的女人,这一点不会改变。
我服了。真是杰作啊。
说了这一句,他立刻感觉到大家都要开口询问。
难道不是吗?我就是因贫穷才被扔掉的,随后在毫不相干的家庭里被养大,最后一无所有。扔掉我的人却为别人的贫困而拼命,因拼命工作而受人感激,被当成救命菩萨一样。扔掉婴儿的女人被当成了菩萨。他想扮个笑脸,又觉得脸颊有些僵硬,但仍不愿罢休,真是个笑话,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
东条淳子吸了口气,嘴唇微动,想说些什么。就在这时
啊,夫人。吉江小声叫了起来。
东条须美子脸上的肌肉微微动了动,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