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昭君出塞(2 / 2)
因为当时王昭君手头没有现金、银钱饰物给予,而且支付宝也不能使用,也没有**透支......所以这给宫女画面像的毛延寿就阴毒的把王昭君画成了小姐“如花”。
但历史提供机会时,她主动请行,自愿远嫁匈奴。
在临行前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让她随呼韩邪出塞而去。
这就是作为皇帝的一种虚伪。
拥有女人时,男人都是不懂得珍惜,在失去时...说什么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说系500年......
这都是骗子惯用的伎俩。
至少当时的元帝刘奭,就是被宦官左右的个草包东西。
宣帝临终前,已为元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
但是几年后,这个只是听小人顺风话的货,居然谁都不听了,什么大事小事都听身边几个阉人的。
阉人?就是太监,没有多少文化,服侍生活起居洒扫的长期钟点工。就是这样一种人,而且比之正常人还胯下少个东西......。
我此刻骑上马,从泰西封王城出发,顺着丝绸之路的古道进入西汉,还带着三万罗马铁骑中央军团。
使得元帝刘奭一惊。
这人是想干嘛的?带这么多人来我的长安是不是要把我位子让出来?
我们回过头看看汉元帝刘奭此人。
正史的记载为:刘奭多才多艺,能书漂亮的篆书,弹琴鼓瑟、吹箫度曲、辨音协律,无不穷极其妙,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他太过拘谨,优柔寡断,信用宦官弘恭、石显等,统治期间,自然灾害不断,社会危机日深,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昭宣二帝的中兴之业就此开始衰败。
其实说到底他就是个只会舞弄笔墨,不懂四书,笙箫犬马个纨绔子弟。
说到学问,不过都系皮毛功夫。
所谓:太过拘谨,优柔寡断,信用宦官,......这就是他本质体现。系个草包,败家亡国的胚料货。
历代王朝被宠幸的宦官,都是使得皇权内部开始乱政的根源,弘恭、石显等人不过是个开始。
我去长安城,其实对元帝刘奭的位子不感兴趣,我只要一个人,王昭君。
我要看看这个美女。
看看历史上咏昭君的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这说的人,和真人有什么不同。
毕竟还有一个月她就要被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京城要走了。
我得抢在这个放羊、喂猪的人前头......
不然,好好一芏白菜,就被臭猪给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