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以曲会友(1 / 2)
第四十三章:以曲会友
师徒二人拌着嘴,沿着山间小路,循着琴声走去。
穿过一片林子,二人行至一处水潭,抬眼看去,见水潭边上,坐着两人。
一人白衣,一人墨袍。二人身后,又各自立着一人,俱都用玄色斗篷罩住身形,头戴笠帽,看不清五官。
在古风羽二人走出林子时,坐在水潭边的白衣人手上一顿,而后又继续弹奏。
琴声蜿蜒,似溪水流淌,衬着身后溪流,十分应景,古风羽不由听得痴了。
突然琴音由缓而急,似有江水奔腾之势,竟还带着铿锵之音,一声强过一声,牵动着人的心境,也是一震接着一震。
古风羽虽然不懂乐器,可毕竟接触过乐理。
商言喜好弹琴吹箫,吟诗作赋,古风羽早年在尚剑门又是漫山遍野的疯玩瞎跑,自是时常听得。在藏书阁闲来无事也有翻过几本曲谱,虽没有深入研究,却还算知晓些皮毛。
此时听着琴声,脑中回忆着曲谱,适才一曲《天地逍遥曲》古风羽是识得的,此时这一曲恰好也曾听过,是谓《入海调》,在藏书阁中也收录下了此谱。
就乐谱中所记大致意思,便是形容雨水由天而降,自山林小谷汇聚成流,而后沿着小溪,流入河道,再经由河道,汇集于江河,最后奔腾入海。
白衣琴手显然深谙音律,一曲奏毕,仍是余音绕耳,经久不散。古风羽与墨承站在林子边缘,回味陶醉。
“两位道友,不妨近前一叙,所谓知音难求,也好探讨共赏,交流心得。”正当二人回过神,水潭边墨袍老者起身施了一礼,开口说道。
墨承二人互看一眼,皆是略有尴尬神色。
古风羽是什么乐器都不会使,仅仅看过几本曲谱,听过几回琴音,自然不是什么琴道中人。墨承虽说阅历颇丰,可于音律之道,也是一知半解,勉强算是半个知音。
只是眼下别人朝着自己打招呼,又听了人家琴曲,自然不好不给回应。
墨承抬手还了一礼,笑道:“原来是我辈同道,既同为修士,那老夫便叨扰了。不过知音算不上,老夫并不太通晓音律,是我这徒儿闻得琴声,有些许好奇,并非有意窃听,还望勿要怪罪。”
二人上前,来到水潭边上。
古风羽听闻那墨袍老者称呼自己二人为道友,那必定也是修行之人,行走之间抬眼打量着。
除了那两个身罩斗篷,头戴笠帽的人,看不清身形五官,余下一老一少皆是衣着华美。
老者身材高大,须发半白,眉眼丰朗。用一支木钗将头发束起,挽了一个道髻,两鬓自然垂下。墨色的道袍用金丝勾勒数处八卦图,袖口衣襟也都是嵌着金丝纹理,随风轻摆。一条玄金色腰带,挂着一块玉牌,悬于身侧,脚踏黑白两色八卦锦鞋,显得整个人精神抖擞。
古风羽心想: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前辈该有的装束啊,臭老头实在太邋遢了些。
再看向此时也站起身的白衣琴手,却是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眉目清秀,俊朗非常。
那少年长发由白色玉冠竖起,垂在脑后,玉冠上一只羊脂玉钗穿过。剑眉星目,体态风流。白色长袍亦是镶金嵌玉,用白玉腰带将浅绿色里衫收束,站在一旁,风度翩翩。真个是玉树临风美少年,雍容华贵俏公子。
看着面前的少年郎,古风羽心头暗叹:这小白脸可算是小爷见过的男人里头,最好看的了。
古风羽打量着他人,对方自然也是打量着墨承二人,待走得近了,双方再度抬手持礼。
墨袍老者笑道:“在下司野,这是我家公子,敢问二位道友如何称呼。”
白衣琴手抱拳见礼:“晚辈刘飞,见过前辈,见过道友。”
年纪虽与古风羽相差无几,刘飞的声音却显得有些尖锐,似是还没有脱开稚气,带着点稚嫩。
墨承笑道:“老夫白川,见过二位道友。”
听司野称呼刘飞为公子,墨承心下一动,知道自己遇上的应是修行世家里的人。
神州上存在不少修行世家,这些世家中有许多门客,其背景出身俱都复杂。所以墨承便拿出以前游历时常用的名字。
古风羽见墨承没有报知真实姓名,当下会意,抱拳道:“晚辈风回,见过前辈,见过道友。”
四人自报名姓后,便在水潭边就地坐下,墨承看了眼不远处依旧静立,披着斗篷的二人,收回目光。
“山水间相逢,自是有缘,就适才令师所言,风小友也是通晓音律之人?”司野一边笑着向古风羽问道,一边取出茶具,挥手御来水潭中的泉水,于四人中间的平坦岩石上煮茶。
古风羽讪笑两声:“那个……其实小爷不懂音律,只是以前常听别人弹奏《天地逍遥曲》,刚才在坡上听见,就过来看看。”
墨承咳嗽一声,严肃道:“没大没小,为师往日如何教导你的?还小爷小爷得叫?”
古风羽心知臭老头又在摆谱,不过此时当着外人,也不好不给面子,向司野施礼告罪道:“晚辈失言,前辈勿怪。”
“无妨无妨,自在些好。”司野依旧笑得温和,丝毫不在意:“想必风小友口中之人,亦是颇具风流的人物,这《天地逍遥曲》颇具难度,若非用心钻研琴道之人,是无法完整绎出此曲的。”
刘飞开口说道:“是啊,我随老师学琴已近十年,还是无法熟练弹奏,终是差了些火候。”
古风羽连连摆手,道:“哪里的话,小……额,我觉得还是十分好听的。只是与我平日听见的,不太一样。”
刘飞微感诧异,心想自己虽不太熟练,可也不至于弹错音准,看着古风羽道:“不知哪里不一样,道友可否解惑?”
墨承看了眼古风羽,见他愁眉苦脸,笑着打圆场道:“他哪里懂得什么音律,平日里也就是胡乱听上一会儿,许是听岔了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