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为众人抱薪者溺毙于风寒(1 / 2)
“为何先生竟有如此言论,我辈不解,先生饱读万卷诗书,通晓古今各等英豪之事,当须明晓,这个世界是由英雄豪杰构成的。英雄豪杰谱写的史诗,不正是我人族崛起和复兴的希望吗?”那人眼光澄澈,澄澈到让秀才先生,想要辩解,却无从下嘴。
末了眼神挣扎了几下,整个人仿佛瞬间衰老了几十岁一般,颤抖着的声响不再严肃。
仅仅是告知送别一般。“于人族而言,做英雄豪杰确实是人族为复兴之道,只是天下间热血儿郎有几多,又何必你去做那英雄豪杰白白送了性命。”先生劝说着,言语间显然不认同这个观点。
“为什么?”壮实大汉还是不解道。
“因为世情如鬼,人念如刀,你所救之人不一定会感激你,你大爱之天下人不一定记得你,若是人性的贪婪被激发,无休止的索取更加会害了你。”先生正色道。眉头上几缕紧锁的几缕皱纹,更是将早已被岁月尘封的痛苦衬托地淋漓尽致。
“古有数十人登山而行。行程过半,天降大雪,时隆冬腊月,大雪若至则三日三夜不见初霁,日光已微,一人提议不若山洞将歇,待风雪过后,再做定计。”先生缓缓讲起了典故。
众人细细聆听着。
村里的孩童们平日不得出村机遇,所见所闻,更是村民世代口口相传,但哪有人如先生这般,三言两语,便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一清二楚。众多少年虽是长大了,但是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唯独,只听先生讲过世外的种种。
“时天色将暗,日光已去,腊月寒风骤然席卷山洞,众人未携取暖之物,更不曾有火折,火石之流,渐感寒意席卷,苦不堪言。一人对先前提议之人道:“众人无奈风寒中瑟瑟发抖,乃君之过也。”提议之人不言。乃以身独坐洞口,为众人所遮蔽风雪。”
“洞中有能张目对日之人,见洞外有薪火数十为大雪所遮掩,乃悬崖之枯枝为大雪砸落。众人皆是指薪火而道曰:“君之过,赎罪也!!”提议之人,复不言,颤抖之躯,乃是为众人遮蔽风雪,不得已沾染风寒,洞中尚有身体健全之人,却无一人,甘愿取薪火而归。”
“于是提议之人自解衣袍,寸寸撕裂,做绳捆一二,而独向寒风之中。神识渐去,理智渐失。风雪却愈强愈烈。洞中之人,更是瑟瑟发抖,提议之人,更是以身负薪。不畏风寒,脚步渐停,却依旧无人帮扶。”
“忽而寒风如龙吟虎啸一般,愈演愈烈。当真是如同猛兽下山觅食果腹,择人而噬,抱薪火之人乃至山洞外不足三步之远,骤然晕厥而去。洞内之人赶忙将薪火抱回洞中,钻木取火,围火而坐,洞外寒风呼啸,洞内一片火光。众人皆是欢喜感言道:“今日天不亡我等,必有后福也!!”而为众人抱薪火之人溺毙于风寒之中,曝尸荒野之外。却无一人为其掩埋,为其哀悼。人心之险恶更盛于风雪猛兽,世情如鬼,人念如刀。呜呼,缘何人心如此凉也。”一声呜呼哀哉,先生更是泪流满面。
壮汉闻言。却是问道:“人心当真如此险恶?”
先生却是歇斯底里骂道:“抱薪火之人乃吾之子,那日北境的风雪连下了七日七夜,待风雪骤停,同游之人尽皆回归,诉说着旅途之事,唯独吾儿不见所踪,方有一人坦白此事。”
“英雄豪杰确实是人族复兴的希望,过去吾也是教导吾儿定要成为那甘愿奉献之人。却不曾想,吾,终究是害了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