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香山城郭复南行(四)(2 / 2)
顾子明摸索着铸铁的炮身,最先施放的一门炮管还有些烫手,但做工以此时来看的确算得精良了,澳门这里能够买到日本的红铜,是以不少铸炮都是铁管铜芯,尤其这种用于展示效果的火炮,安全性上要高出不少。
“我听说满剌加城也有一些军工厂,爪哇岛上不少土邦的火绳枪便是自彼购得,怎么果阿的炮还要从澳门来买?岂不是舍近求远了?”
曼努尔知道对方是要谈价了,也不着急,“实是南洋的铁匠没有中国出色。”
万奴行的兵工厂多用中国匠人并非什么秘密,虽然葡萄牙在制炮和操炮技术上更加出色,但嘉靖年间佛郎机炮便已经能被中国仿制了,中国工匠的能力即便是葡萄牙人也是认可的,加之澳门地近佛山自然得便。
放开大炮,顾子明笑道:“好吧,不如就来谈谈价钱……”
曼努尔一张瘦脸笑得更欢。
顾子明又和叶宜伟商议了一番,最后叶宜伟选了十二门发射三磅炮子的小炮,都在一百多斤上下,射程虽只在一里上下,但准头不错,还有四门五磅炮,这些炮全都从内陆运回倒也不难,且都是后装提铳便于操练,对付贵州地面上的所有武装力量想必也是够看了。
而顾子明干脆只选了四门铜制红衣大炮,都是较大的前装滑膛炮,每一门重量都在两千多磅。
一番讨价还价,叶宜伟选的十六门小炮共计白银1750两,顾子明所选四门铜炮计价白银2250两,对于万奴行来说这是近期较大的一笔生意,而且又是*交易不用备料算是直接周转出了一笔不小的现金自然也是高兴。
曼努尔随后极力推销他的炮兵,本着自愿的原则他先前承诺的炮兵自然是要配齐,反正这些炮兵今后的酬金也不用他来负担。
最后谈好每人每年六十两白银的年薪让几个炮师都相当满意,只是和购炮一样顾子明与叶宜伟风格大为不同。叶宜伟只选了哥里亚一个炮师,炮他大可多买几门,贵州恐怕一时半会也造不出来,但人则可以少要,六十两银子的年薪还是有些超出他的底线,何况汪革也还没拿到这个数目他心中难免要有些担心。而顾子明则一口气要了八人,几乎将万奴行剩下的炮手搜刮了个干净。
对于元老院而言,优秀的炮手比起过时的红衣大炮更让人喜欢,毕竟未来的炮兵需要有人教授,而光靠元老实在是太慢,元老如果只是去指导一个个炮组未免大材小用太过浪费,正是需要具备基本炮兵素养的人来扩大传授土著军知识的受众面,这些葡萄牙炮兵无疑是较好的速成教官人选,还有一个好处是未来元老院仿制的各种大炮也未必就敢保证不出问题,真要遇到炸膛,至少死几个教官也比元老损失的强,而那四门铜炮恐怕也就只有暂时扔在未来的三亚防备海盗和黎民才能有些用处。
一切谈妥之后何怡便又自告奋勇要去寻运货的商家,原来如今澳门人口近万,真正的葡萄牙公民不过千余人,剩下的许多是收买的各国奴隶以及奉教和贸易的华人,有不少福建商人就常年在此流寓做些低买高卖的营生,听何怡口气似乎与这些人也颇为颇相熟。
商定了付款方式,曼努尔又对顾子明拿出作为定金的西班牙银元惊讶了一番,送一行从炮厂出来时已快中午。
“咱们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即将赴海南上任的傅小飞语带轻松的问着顾子明。
“想办法见几个人。”
“谁?”
“一个叫陆若汉的神父和一个叫特谢拉的兵头。”
“你知道他们在哪?”
“不知道,不过澳门就这么大,葡萄牙人更少,问一问总会有人知道,直接上门拜访就好,这里没那许多规矩。”
“那我们现在就去?”
“不。”顾子明果断拒绝了傅小飞的提议,摸一摸肚子道,“先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