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重返北辽 51(2 / 2)
麦高其实一直不适应这个时代圣旨里华丽的辞藻铺陈,想要明白其中意思总要细细分辨才行,不过可能也是因着自己着实没什么文化这才如此费力,好在此次预先也猜到了几分圣旨的大致内容,听起来也就更方便了些。
传旨的钦差宣读完圣旨,总结下来其中大概的意思就是,北辽皇太妃亲至东京向金宝皇帝陈情,此番大通与北辽之间的战事之所以一波三折,乃是因为北辽朝中有人假冒大通皇家商都院之名,进而蛊惑了北辽上下,才会如此。如今大通朝廷已经查明韩德让等人乃是大通叛民,因着对商学堂和皇家商都院心存怨怼,这才故意在两国之间挑拨。
故而金宝皇帝特意向北辽发出国书一封,一来是为着招降,二来则是为了以正视听。若是北辽朝廷愿意求和称臣,北辽各族帐部落贵族都可进京受封荣养,但北辽属必须地划入大通版图,属民也都将作为大通子民受朝廷直接治理。但若是北辽朝廷仍然一意孤行,幽州大军可不必顾忌,直接正面交锋便是。
麦高听了这份旨意后多少是有些感到奇怪的,之前因着定国候屡次受北辽掣肘,如今却突然毫无顾忌了,此番态度的变化,个中原因到底为何呢。
麦高看向笑意盈盈的皇太妃,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是着相了,因着之前错误地以为镇国公府是保皇党,后来虽然猜出了镇国公府可能实际上是听命于皇家商都院,但难免被定国候早早被俘所误导,反倒是先入为主了。且与自己正面相较的是韩德让,故而虽然麦高猜到背后出主意的或是另有其人,但是绝没想到定国候身上。
若定国候也是皇家商都院的人,一切也就解释得通了,难怪北辽朝廷那般信任皇家商都院,因为定国候直接带了一万五千大通将士送上门去,对方如何能不相信。再加上稍微打听一番,就可以知道威远候与镇国公府和定国候的关系,所以前几日威远候出兵对方才会毫不设防。而之前那封定国候的亲笔书信,以及那个定国候的替身,这些要是没有定国候的配合更是绝无可能。
想到这里麦高顿觉豁然开朗,如此之前种种也就说得通了,难怪金宝皇帝会有这样一道旨意,想来皇太妃已将北辽朝中的种种讲述得清楚,定国候的身份立场也已然暴露,皇上自然不会再有顾虑。
幽州城内领旨的一众大小官员又是一脸懵逼,似乎从与北辽一战开始,他们总是搞不明白这变来变去的局势到底为何。但有些人却是心如明镜,这是麦大人又出手了,如今反倒是皇家商都院骑虎难下,若是北辽军中之人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那就必将会累得皇家商都院沾染上投敌叛国的名声;但若是不能自证身份,如今仍在北辽的皇家商都院安排过去的人手就都成了弃子,怕是再难有命在。
这些人中尤其是早已投诚了的河真知州,默默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心下不禁感叹,幸亏自己没有咬牙硬撑,与皇上和麦大人作对。如今麦大人这是给皇上出了个损招,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倘若朝中一旦有什么事上出现了皇家商都院的影子,陛下只要明旨说是有人假冒,那就是假冒,若是有人蹦出来想要证明一二,就要冒着被连累的风险,如此一来皇家商都院日后在大通行事怕是要举步维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