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辽事(2 / 2)
在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只要主帅不是太无能,其实谁都可以取胜。
所以,胜负的关键,还是实力的对比。”
“哦?”吴三桂有些惊讶,“依董将军的看法,我大明的实力可谓是比女真强上无数倍,为何依旧屡次败于女真之手?”
“这个问题,吴兄不该问宣武,而该问问令尊!”说到辽事,董宣武心中本就藏有一股怒气,心中有所思,董宣武不觉脱口而出。
吴三桂满脸惊愕,有些不忿,说道:“家父虽为总兵,受命筑锦州城,但毕竟只是一介武夫,朝廷在辽东屡战屡败,怎么能怪到家父身上?”
董宣武叹了口气,说道:“吴兄误解董某的意思了,令尊吴襄吴大人驻守关辽多年,这其中的因由,他又岂会不明白?”
吴三桂郑重地一抖衣袖,向董宣武弯腰施礼,说道:“还请董将军指教!”
话说到这份上,如果不说下去,就显得居心叵测了。而且吴三桂这人的确让人心生好感,即便董宣武明知他以后是大汉奸、民族罪人,董宣武也忍不住要将话挑明。
“吴兄,你认为女真之患,始于何人?”董宣武问道。
吴三桂想了想,答道:“女真之患,引城公(即李成梁,引城是李成梁的号)恐怕难辞其咎!”
“不错,董某也是这般想,当初若不是李成梁养贼自重,养虎为患,努尔哈赤也不至于一统建奴,趁势坐大。引城公生前虽战功赫赫,但此举恐怕是他一生中难以抹去的污点,为后人诟病。
只可惜,自引城公之后,辽事崩坏,辽东将士不思改弦易撤,反而萧规曹随,几年下来,竟至辽事崩坏至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当中虽然并不全是辽东诸将的原因,但辽东诸将难辞其过。”
董宣武不打算遮遮掩掩,既然与关辽将门关系破裂已经没法避免,那么索性借吴三桂之口把关辽将门的小心思说破。
吴三桂大惊,说道:“董兄何出此言?你是在说我关辽将士也在养贼自重?”
“难道不是?”董宣武冷哼一声,说道,“据我所知,大明正统之时,诸边的年例只有白银二十二万两。但自从万历四十六年,野猪皮努尔哈赤作乱,辽东的年例便骤然升至白银三百八万两以上。当然,这笔银子不全是关辽诸将拿了,但不可否人,辽事一起,关辽诸将可是发了大财。
从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元年,三年多的时间,朝廷已经拨付辽饷用银即达一千七百二十万两之多。要知朝鲜平倭之战,五年也只不过耗银七八百万两。
如今国库空虚,为了筹集这笔银子,朝廷不得不重开征新饷(即辽饷,辽饷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明朝拨付给关辽的饷银,另一个是从民间收上来新开征的税银,为了避免混淆,本书之后用新饷指代新开征的税银。)
哼哼,关辽将门这是将辽事当做一门生意来做啊!辽患不灭,这门生意就能长久做下去。
吴兄,你刚才不是问董某为何赵成、李忠两人一定要投效我五行营吗?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两位将军心中的热血还没有冷下来,不耻于关辽将门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