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一百零七集进爵

第一百零七集进爵(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漫威世界里的生化狂人  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  沧漓传  今天霸总顺利退房了吗  大明流匪  重生药王  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  斗罗之月下苏仙  奇幻世界见闻  龙神战王 

第一百零七集进爵

李忠说罢,就赶紧指挥几个仆役,去抬了一个八仙桌过来,又安排丫鬟去取来香点上…

李钰也奇怪,自己又不当官,也没有入仕,之前的爵位也继承过了,这次又是宣什么旨?

不过疑惑归疑惑,还是快步出了府们迎接,

只见还是上次那个内侍,就陪着笑脸迎接了上去,正要打招呼却听那人道;“李县男,许久不见了,一向安好?”

李钰拱了拱手;“托福,一切都好,还请尊驾移步府中…”

不等李钰的客气话说完,那人就尖着嗓子道;“这次咱家只是个带路的,宣旨的乃是陛下身边的内侍统领~钱统领。”

说要走到另一个马车边,顺手拉起旁边那个精致马车的~门帘子,

李钰心想,你直接念一下就成了,怎么还多来一个人来,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又看到旁边跟着几十个浑身甲胄的兵士,顿时觉得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果然是架势很足啊。

这可不敢怠慢了,赶紧上前,等着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下车,生怕此人如果是个大奸臣,怪罪了自己礼仪不周到,可不是好事儿,

前世看过太多的宫廷剧,皇帝身边的太监可是很厉害的,一个不对,就说你坏话,给你小鞋穿,如今轮到自己头上,可得伺候好这太监头子!免得这男不男女不女的阉人,背后告状可是大大的不妙!

他可不知道,这钱得海非但不是奸臣,反而是忠厚老实,还帮他说过许多好话呢。

这大唐初定,唐太宗李世民也并不注重这些阉人的身份地位,

这钱得海,能混到这个地步,首先,他自身忠厚老实,从来不胡乱说话,对李世民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其次此人很会来事儿,又有眼色,

期三,钱得海可是李世民秦王府的老人员了,资格非常老,已经伺候李世民快二十年了,从李世民十几岁孩童时期就跟随李世民左右,如今主子做了皇帝,肯定水涨船高!

李世民又是厚待手下的明君,当然不会亏待自己的老班底,这才升做了,内侍统领…!

只见豪华马车里面,缓慢下来一个白面书生样式的中年人,大约四十岁上下,跟正常人几乎一样,

单看面相,倒是个老实的,等这位大统领下车,

李钰上前拱手行礼,热情洋溢的将人迎接进府中,

钱得海也不拿捏架子,边走边说话;“久闻李县男之大名,今日方才得缘一见,咱家观李县男,虽年不及束发,却是朗目星眉,仪表堂堂,

先是打造出铁锅,制作美食,满足了不知多少人的口舌之欲!后又造出贞观桌椅等物,亦是方便了天下众生,由此可见非是一斑,”

“承蒙钱统领抬爱,小子不胜荣幸,不敢生受!

然,尽是些奇技淫巧,登不得大雅之堂。”

唐朝有内侍省和殿中省,内侍省,是管理宫廷宦官的机构。唐武德元年,改殿内省为殿中省,掌管皇帝生活诸事,所属有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六局。唐龙朔二年曾改中御府,咸亨元年复旧。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

在贞观时期,那些太监,少监,监正等人,都不是阉人,而是正常官员担任,直到高宗之后,才逐渐演变。

因此这时候还没有太监一说,阉人更不能掌握大权,只是安排后宫一些事务,实在不好安插官职名称,便以统领一词替代,博读者一笑耳!切勿当真!

待众人进了院中,李钰正式行礼接旨,

钱得海就拿出圣旨,朗声;“门下,兹有蓝田县开国县男李钰,打造马蹄铁有功,当赏,升爵一等,即日起晋升为蓝田县开国县子,食邑增~两百户,爵位永业田~加三百亩…

另,赐金一千…”

“李县子,李县子…!接旨吧?”

“啊!哦,”愣过神的李钰赶紧弯下腰:“臣恭谢陛下圣恩”

李钰当初打造马蹄铁,只是想着给程咬金解围,不想让这个后台靠山,为了战马的事儿,真的闹起来而得罪皇帝,

却并没有邀功之意,这没想到还招惹下来一道圣旨,升了一级爵位,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其实这李钰对唐朝的文字游戏,和诸般事物,不太了解的,这圣旨里说,打造马蹄铁有功劳,可没说是献出马蹄铁有功劳,

两个字的差别可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假如是献出马蹄铁,这可是另一回事儿了,献出马蹄铁给朝廷,可是真正的大功劳,要大加封赏,否则天下人以后还献什么宝贝??这种献是朝廷非常鼓励的事情!

可是打造就不一样了,只是说明这种马蹄铁是你第一个打造的,却没说是你献出来给朝廷的,这功就劳立马大打折扣…

这随手给你升一级爵位就打发了过去!

当然了,或许是李世民考虑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将他功劳尽量降低到无人注意的地步也未可知…!闲话少说,咱们言归正传!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 大秦神捕 大唐官 崇祯本科生 带着98k去抗日 三国大阴谋家 抗战之绝地杀神 景泰天下 佛系战国 乞活西晋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