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任城醒悟了(1 / 2)
张领导说出江家的经营思路,点醒了一直没有细思量的刘书记。
“要是这么说的话,后期的发展潜力远不止我们以为的?”
“他们在方案里藏了很多东西,我估计这些真要实施起来,翻一番都不止。这就是那句俗话说的:‘老鼠拉风箱,大头在后边’。刘书记,这个我们一定要争,而且要在不同层面去争。”张书记长期浸染钢铁行业,江奕的障眼法瞒不过他。
“你是说放掉一期,争取二期能够参与分配,三期作为咱们的重点争取对象?”
“哈哈哈,你这真是老成之言。”张领导的心情总算是好了起来。
“再不成器,也被领导您打磨好了。说实话,我们对于钢铁是真的怕了,再加上我对这一个领域也不熟,的确是放松了。”
张领导会心地一笑,也不谦虚:“江家虽然名义上不愿意管,实际上很难脱得开身。江家屯前一段时间就选了一些人到泉城军区军训,可成了我们这里的一景。可是你知道结果吗?”
“我也听说了开头,可是后面就没听说了。”农民自发参加军训,当初在任城可是挺轰动的一个新闻。
张领导难得笑得这么开心:“结果就是,虽然天天累得鬼哭狼嚎似的,还有些人中间想退出,最后军训结束了几十个人走出去,就像是一个队伍。咱们齐鲁人就是最好的兵苗子。”
刘书记知道张领导的想法:“咱们任城的人还是太多了。现在一期农转非还有大量的人没法安排。”
刘书记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又点燃了张领导的隐痛:“你们的人再多,还能多过辽省,多过东北去?”
“东北?没听说啊,他最多只是在辽都和滨城折腾一下吧?”
张领导又是暗叹一声,当初自己就犯了类似的错误,才让江家的主阵地放在了兰陵:“他们已经在向吉省进军了,现在是木材加工和家具制作,以后还指不定是什么呢。别忘了,吉省可是有一汽的。你要是把手上的汽车产业丢了,那可是别丢了钢城更大的历史罪人。”
这话一说完就觉得胸口憋得难受。奶奶的,我不就已经耻辱过一次了么?我不就是因为被人说是“折戟任城”才回不了京城么?
“只是这样的话,钢厂就没办法放在高新区那里了。”方案中的一二三期工程肯定是连片开发,最多在彭城和任城交界的地方建设,再逐渐向任城蔓延。
任城的高新区就是张领导原来主持下预留的燕钢开发区域。张领导笑了:“那个早就翻篇了。你们好好地轻装上阵!如果今后发展得好的话,一个大钢厂还可以一分为二,任城也能够重拾大钢铁梦。”
江奕没想到,几十个冶金专家鼓捣出来的钢厂,一转眼就翻到了240万吨。估计要不是250有歧义的话,会以这个数量截止。
怪不得入世后的铁本事件会是那样的结尾啊。苦逼的铁本一开始设计的只有200万吨,到了常州高新区就翻到了400万吨,再到市里、省里,直接就到了600万吨、840万吨。苏江省是真的患了“钢铁饥渴症”呀。可怜的常州,自从铁本事件后就从“苏锡常三驾马车”变成了“苏锡二人转”。
齐鲁省也差不多,日照钢铁这个钢铁巨人也要等到入世后才成立。等到这些重量级选手纷纷登场后,华国就从钢铁饥渴变成了“铁矿石”短缺。
产能增加了很多,投资虽然没有翻了一番,却也让江奕肉疼。外汇可都是要去收割美利坚的引子,不能都用在这些传统行业呀!
江奕心疼了,需要点儿时间恢复,节奏就慢下来了。
结果,这次轮到任城、彭城和江家之外的第四方捉急了。
“伊万,有没有什么办法降低一些投资额?”王海青慢慢地融入了钢铁项目,刚刚燃起了一些雄心,却发现这个投资额太大,估计超过了投资人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