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章 新军带来的震撼(1 / 2)
在陈夏北上后,南直隶并没有停下军改,有了他前面的铺垫,镇国公后续的改制很成功。
三十万大军被精简成十万,大批的军户转为民户,工程队的人数翻了两倍,松江府的建设更快了。
这次陈夏训练新军,并没有重新招兵,而是从精简后十万中抽调五万出来,组成新军。
日后这些新军还是归南直隶驻防,但不再是以卫所的模式,而是以团为单位划区域的驻防。
“皇上,新军的作战方式,孙大人那一套其实不差,佛郎机的军事力量并不弱,但军队的训练方法,臣跟他们不同的有两点,一是站军姿必须要做到位,二是紧急训练要跟上……”
详细的介绍一番自己的训练方法,对于紧急训练的做法,大家惊叹不已,这是训练军队面对应急情况下的反应。
这样的军队,在遭遇战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混乱,快速的调整自己的队伍,不至于一下崩盘。
可站军姿是什么鬼,大明的军队本来就有队列训练啊,哪有这么大的好处。
军姿不是后世军队创造的,其实在有军队以来,一直都有这方面的训练,孙武训练宫女的故事,不就是军姿和队列吗。
只是古代的站军姿,跟现代军队的不同,更注重于队形的变换,往往都是在不断的走动中完成训练。
这是因为古代战争,军队是要用阵型的,从最低级的步兵方针,到最高级最复杂的八门金锁阵,全都是在不断的跑动中完成。
所以定式站军姿被忽略了,根本没人去研究傻站会有什么好处。
直到欧洲新军的兴起,抛弃了阵型后的军队,不再训练阵型走动,可不能让士兵闲着啊,慢慢开始了定式站军姿。
可这一站,人们发现了站军姿的好处其实很大。
不仅能让军队的军容更整齐,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士兵的服从性。
人是有惯性的,被强制要求,不断重复后,会形成一种习惯,而军队的服从性,就是在这一次次的不断训练中被潜移默化。
……
下午的演习,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识,由于技术的原因,无法做染色的空包弹,火枪火炮自然无法实战演习。
但陈夏别出心裁的演练阻击、野外遭遇布防战,短兵相接刺刀战,把大家看的热血沸腾。
“荣国公,这种方式将是战争史上划时代的创举,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孙元化不愧是西洋火器专家,一看到新军展示的演习,就明白其中的意义所在。
首先刺刀的出现,将淘汰冷兵器中的大刀长矛,然后挖战壕,设置隔离带的创举,使得野外防守变的容易,不再局限于城堡和车阵。
火器对于战争最大的贡献,不仅是训练时间短,密集度高的事,还有一点是弓箭手无法具备的,那就是隐蔽射击。
端着火枪的战士,可以趴在地上射击,蹲在坑里射击,站在壕沟里射击,而弓箭手对地形的限制太大了。
冷兵器的阻击战,无法使用壕沟,正是因为你一旦进入壕沟,就无法反击敌人。
弓弩的动作需要更大的空间,但火枪只要不影响装填子弹的空间,就能够随时随地的射击。
至于抵御的隔离带,除了冷兵器的铁蒺藜照样可以用外,还有地雷这个选择。
别奇怪,中国在南宋就出现手雷和地雷的雏形了,明朝时代已经用于局部战争。
只是那时的火药威力小,包裹火药的弹体就无法用钢铁,威力不足以重伤敌人罢了。
抗战中那些土制地雷,没良心大炮,其实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工艺,只不过用上那时代的火药,威力就变的大多了。
陈夏在这时代的火药,已经比以前进步很多了,自从颗粒状火药的出现,黑火·药的威力就成倍的增长。
加上一些后世的工艺,拉线式手雷和地雷,都在他手中出现。
这些工艺其实不复杂,只是捅穿一层窗户纸的事,工匠们马上就能制造出来。
当然,触发式的就别想了,不解决化学方面的问题,别想得到敏感的雷·管引信,也就无法做到。
但目前这些足够了,何况大明还有法修这种存在,利用火系的法修,完全可以引爆地雷,这种现代工艺和法修的结合,研究下去的威力,绝对不弱于后世那些先进武器。
“致远呐,朕有时候都在想,朕是不是该敕封你为亲王呢,你这样的功劳一件件下去,朕日后真的没办法赏赐你了啊!”
朱由校幽幽的来了这么一句,登时周围鸦雀无声,大家突然意识到一点,那就是陈夏的年龄。
他才二十出头,而且法武双修,按照几位大宗师的预测,他是最大可能成为大宗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