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小说 > 花巾泪 > 第七章:传功

第七章:传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顶上在即,白胡子团总队长苟不住  失忆后,大佬她在逃生游戏里杀疯了  海贼之书书果实  龙族之武圣路明非  天降五宝:团宠妈咪马甲多落晚晚寒未迟  神话版大秦  扶明录  重生之山野农家  亘古大帝  他把文娱圈玩崩了 

身上冷汗直透衣衫,终于放下了那傲世君风,诚心一拜:先生教导,让九儿七窍顿开,寡人将铭记先生教导。

左穆深深呼了一口气,叹道:对不住了九儿,汝要习此功法,吾就必须将汝心门打开,汝神志剥离......

因为学习此功法的第一要诀便是:正心。

既然君心已开,吾便把此法授予九儿。左穆的九儿两个字咬的格外清晰。

左穆心说,若不是九儿这层关系,难道我会在乎你一个诸侯?

与我何干?

还寡人?寡你个头!

九儿心神慢慢清明,竟然觉得先生所言所行似乎没有一丝不妥,他要告诉自己一个道理,便故意在激起自己与他的对抗,然后和他辩论,然后让自己明白。

对先生感激之情,沁入五内。

突然自责不已,为何如此贤才自己闲置不用,闹出今天这等事情,倒诚了有心人的了意。

正颜肃色:先生授吾乃治君之法,修身之法,吾当沐浴斋戒三日,再向先生学习,以显示吾之意诚。

左穆微微一笑说:虚礼行再多,终究流于形式,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沐浴斋戒。

九儿凛然颔首:先生乃天地大智慧也。

左穆不置可否,心说还是得装着点,不然还镇不住这个便宜学生。左穆神色恍惚一闪而过,心中微惊。

深吸了一口气,淡淡说道:此法乃天地之法,你我需寻个僻静所在,无人打扰,方可传法。

于是,二人来到私堂,此处是九儿自己静思的地方,里面满满的书架,上面置放着粗细不等的木简,两人在案几前席地跪坐。

九儿吩咐司宫小院外守着,任何人不得擅闯。

私堂内,左穆神情严肃,双目微垂,合大道音:凡学此法者,需谨记,心存天地之念,勿生恶念、勿生歹念、勿生贪念、勿生......心存善尔,方可持法,切记,勿忘!

九儿稽首行礼,唱诺:寡人谨记、寤生谨记、九儿谨记。

然后缓缓起身,之前那种激愤之色早已淡去,面色沉静如水,心中从未如此宁静,让九儿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心、泰然。

左穆嘴唇一张一合,声音并不洪亮,但清晰可闻,直至身体每一寸肌肤。

九儿心中骇然,更加谦虚恭谨。

只听左穆继续诵咏道:既,心诚意正,意正气生,乃至凑理之存,与皮毛焉,与筋骨焉,与腑脏焉,与气血焉,与天地焉;......人气莫如竣精,竣气宛闭,百脉生疾;竣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竣。竣之葆爱,兼予成佐,是故道者发明唾手循辟,靡从阴从阳,必先吐陈,乃翕竣气,与竣通息......闭气内息,从旦至中,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

九儿听着左穆诵音朗朗,悦耳至极。

忍不住跟随左穆诵咏起来,两个声音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缓急相宜,动静相合,犹如天籁之音,堂内绕梁而行。

两人神色愈加平和,愈加豁然,犹如脱离世间凡尘的仙人一般。

过得一个时辰,九儿终于得法,问,先生何为动?何为静?何为动静相宜?

左穆说道:动乃阳之首也,壮骨骼、健筋肉;静为阴也,健五脏,御六腑,通血气是也,动静结合,阴阳互生,经络自通,康生健存也。

动有动之功,静有静之法,动静结合阴阳自成,方为一体。

而凡此种种,心生也。

心恶则不静,不静而行此法,无益而害生矣。

但其中奥妙无法尽言,各人自有不同,上君需自行感悟。

左穆知道,真正的静坐、吐呐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而是要根据正心不同、意诚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季节时令的不同、时辰不同,而静坐吐呐之法亦有不同,是故世间多有此法,而成者甚少,便是拘泥于先人之言说,更甚者,断章取义,图利得名。

九儿领会先生意思,只说三分话,七分靠自己。

正印了痒序那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授之道。

先生是让自己去领悟,思考。

果真日后,九儿恨意不消,四处征伐,致使无辜性命遭受屠戮,此后,心智身体俱受大损。虽如此,寿数已近一个甲子,是郑国为数不多的长寿国君之一,若不然过百岁,亦非不可。

然,凡事似乎自有定数,对于这个外来户的左穆而言,懒得想那么多,活的就是那么随意,以至于祸及自身。

巾注:

公子叔:三公子,其时语言为倒装。卒:死,对三公子不能说死,诸侯之子,只能说卒。殁:上大夫死称殁,其意还有有刎亡的意思。

邑:古代行政区划名,(五家为轨,六轨为邑),文中为封地的意思。

轼:车上的扶手,春秋时期,士大夫出行站立乘车,车上立个太阳伞;

上车,称为升车;

戎仆:古代车夫的称呼。

书中养身之法,取至于彭祖养生经,据传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多岁,多种书籍皆有记载,真假难辨。

而花巾读里面写的话语,笔法和用词语明显有春秋时期特征,所以断定此书应创于春秋时期或者西周末年,而非彭祖所著。

巧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华佗五禽戏中都有类似的吐纳原理,再看三丰道长的静坐吐纳方法,那种相似之处让你惊呆。

而三丰道长动静功都有,而更巧合的是,三丰道长有生年无卒年,或者卒年多是猜测,试想一个当时名动朝野的人,若要离世,能不有记载?他的徒弟也不少,怎么会不清楚自己的老师什么时候离世呢?

还用后世猜测?

也有人说故弄玄虚,故弄玄虚的人是没本事的人,人家自称一派老祖用的着吗?

玄妙之处,让人想着就过瘾。

奈何记载不足,唯有苦读其言,领悟其意,花巾苦不堪言,但苦后若饮茶一般,下咽后,甘甜自生,妙不可言。

关于春秋时期天子、国君自我称谓。

仅仅通过史料记载和最早文字记载几乎很难分辨应用原理,而且现在看到的史料记载最早只能追溯到春秋中晚期,而且多是西汉以后整理出来的。

所以被逼无奈,只能去看甲骨文,发现寡、孤、吾、我等自称早已出现,而这些显然不是地域语言所致。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不同阶层的人,用的自称不能一样,就类似于朕,秦以后成了帝王专属;但是我们从文字记载中,却发现天子、诸侯自称中都用过:寡人、孤;所以只能是第二种可能,那就是一个人不同场合、不同环境、或者语境中的不同自我称呼。

这个在清末民初时,自称也是有些区别,多少能模糊的看到一些影子,但白话普及后,区分逐渐消失,伴随着消失的还有很多文化传承,也让后人无从得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星空列车 剑起杀意之间,入眼皆是草芥 美食,修仙,上仙大能皆吃货 人在异界有系统,仙帝求我办假证 开局拐角撞上九霄仙府 万界熟练度成仙 火焰蔷薇帝国 绝世唐门之我是邪眼 封神制卡师:开局封印荒古女战神 元宇宙之明月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