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佑乾之治,孰康孰文(2 / 2)
“左尹、右尹,汝等拟出‘康’字的理由是?”
眼看着攸雍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攸画连忙先开口询问。
“谨向太师、太保、上尹回答:帝君在位三年来,尽力匡补祖制,这是民众们所称赞的;没有损耗民力、挥霍国库,这也是民众们所称赞的。
武庚与祖癸在位时,朝廷都曾经对夷人用兵;将士们当时无不奋勇作战,然而他们在战后却没有获得足够的赏赐。
如果帝君能够在遗诏中,向众将士赐予恩赏,大邑商的民众,必定都会赞许帝君的文治鼎盛!”
十八岁的攸画,只听懂了表面那一层意思,于是向左、右两尹施了一礼,随即说道:“竟有这样的事情?吾等确实应该向帝君进言才是。”
“左尹、右尹,不必为这等琐事打扰帝君,”沉默了好一会儿的攸雍,终于重新开口,“当初帝君颁下的赏赐,孤已经逐项确认过,并无汝等说的这些问题。”
“太师……”左、右两尹还想继续开口,却被攸雍挥手制止:
“宗佑二十一年,逆贼掀起叛乱。孤从奄阳征发军役,亲自将其剿灭,这与征讨六夷何涉?
孤当时就说过:此等内乱,无论谁胜谁败,都属于大邑商的不幸。战败的叛军,惩罚固然在所难免;然而得胜的王师,难道就应该给予赏赐?
民众若是生活困苦,孤愿意上奏帝君,请求减免各氏族的税收;事隔数年,才向朝廷讨要赏赐,此风断不可长。汝等认为如何?”
左、右两尹同时应声说:“太师所言甚是。”
这五个人继续商议了大半天,最终一致同意,将佑乾帝的日名定为“文丙”——上一个日名带“丙”字的,是先公上甲的孙子报丙。
第二天,大邑商朝廷公布了佑乾帝的遗诏,首先写道:
“各氏族生活困苦的民众,接下来的五年里免除全部税收,而且由国库拨给荒地、山林,让他们得以耕种狩猎……”
年仅六岁的乾庆帝,在没有仆役或者婢女抱扶的情况下,独自完成了即位仪式里面,所有关于他本人的行礼部分——这是攸雍提前对他亲自训练而得来的成果。
在伺候乾庆帝仪仗前往奄阳的路上,攸画找了个由头,趁着旁边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问攸雍说:
“父亲,为什么您昨天没有采纳左尹、右尹的建言?明明是您之前亲口嘱咐过我,既然他俩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应当虚心听取……”
“唉,尔这个竖子,”攸雍不禁叹了口气,“左、右两尹,确实能够深入了解民众的心声。然而,他俩既然是人,那么就自然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更何况,这两人的年纪比孤都要大!
若不是孤当初亲自率兵平乱,尔昨天就被两只老狐狸诓去一大笔赏赐了。”
攸画忍不住咂了咂舌头——果然,如同父亲之前所说的那样,无论在什么时候,大邑商朝廷这潭水,都总是那么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