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主席台的炮声(2 / 2)
会议一个半小时准点结束。
已经有不少人站立起来,准备往外走。
“咝!咝!……”空中传来一阵常人不易察觉的破空声响。
站在主席台最前沿的张俊松本来随着主持人开始总结性的发言,紧绷的心情刚刚开始舒缓,但是听闻这不易察觉的声响,他不由大叫:“大家快叭下,叭下!”
主席台上突然响起与现场明快音乐极不协调的声音,参加会议人员的目光瞬间几乎全部被吸引过来。
来不及了。赵民主任虽然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长期身居高位的他对危险还是比较敏感的,在听到张俊松出声示警的第一时间内,没有顾及自身形象,他迅速蹲下身子,匍匐在地。张俊松离那个岛国的老专家最近,虽然从骨子里面极其讨厌,但是人家毕竟是前来参会的国际来宾,短暂迟疑过后,迅速飞身将其扑倒。
“碰!碰!”几声沉闷的爆炸声极不和谐的从主席台前方两米处传出,来不及躲避的两名身穿黄马褂记者当即在爆炸声中应声倒地。
弹片四处飞散。人群终于反应过来,开始惊呼着四散奔逃。站在离主席台最远的记者们还没有离开,刚刚关掉的镜头又以最快速度重新开启,四下转动,以多年记者生涯的敏锐视觉拍下这万年难得一见的稀缺题材。
几乎就在爆炸声响起的一霎那,场内场外的制服及便衣民警立即掏出佩枪,四下里警戒起来。
正在现场外围指挥车上坐着的公安局长李胜勇脑子一蒙,心里咯噔了一下:“完了,千防万防,还是出事了。”
再也顾不了那么多,浑身冒汗的他迅速从车上跳下来,带了几个维持外场秩序的警察冲进了会场。
宁远强看了看台上几个重要来宾,快步奔了过去,主席台五人当中除了张思路这个专家躺在地上,明显看得见的左手胳膊受伤流血外,其余几人倒没有什么问题,心里稍微一松,不过,旁边有两名记者和几位离主席台最的观众却躺在血泊中。宁远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回头对侗秘书说,“立即联系在外面的驻守的卫生部门,请他们尽快安排人员进场救治伤员,最大限度挽救受伤人员的生命。”同时,对刚冲进来的公安局长李胜勇局长下达指令:“迅速安排人手,缉拿犯罪嫌疑人,去吧。”李胜勇转身跑开。
“是,宁书记,我这就联系。”侗秘书也转身离去。
“尽快统计出现场伤亡情况,现场记者众多,我们不可能完全控制信息舆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赶在记者正式将消息见报前发出去,市委、市政府要掌握舆论主动权,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汇报。”宁远强为官多年,他深黯其道,明白主动披露信息与被动应对核查的天壤之别,他对身边几个市委办工作人员说道。
“现场情况请大伟市长负责,我立即赶回市委,向上级汇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现在怪罪谁也没用,唯有及时处理现场情况,积极救治伤者,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才是当前大事,至于追责,那是必须的,不过,这是后话。
“是,宁书记,我尽快摸清现场全部情况,尽快向您汇报。”张大伟作为政府第一直接责任人,早就额头冒汗,一边答应着一边向最混乱的地方跑去。
李胜勇局长和负责现场秩序的常务副局长陈齐短暂沟通后,望着四周站立的各位带队领导,没有多余的话:“现在,立即通知民航、铁路、高速、海警,即刻对各交通要道展开封控,同时对会场方圆五千米范围内实施地毯式排查搜查,将全部备勤的警力撒出去。”
“是!”几人按照事先分工,各自跑开安排去了。
张俊松只是行动支队一名大队长,还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小会。此刻,他正协调现场执勤的几十名警察协助鱼贯冲入会场的医生救治伤员。
三分钟过去了,现场还是一片混乱。
“现在没事了,大家不要乱,请听从现场警察指挥,有序撤离会场。”凭着多年的经验,张俊松肯定现场不会再有炸弹袭击。警方各种侦察手段已经高效运转起来,作为承担此次袭击任务的指挥人员,现在一定已经带着手下跑路了,没有那种傻瓜再暴露目标等待警方上门。
看着会场外不断升空的无人警用侦察机,张俊松冷静下来,作为离现场最近的目击者,他的所有发现都将是最有力的侦破依据,他开始认真思索、疏理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
望着现场三米外的一个爆炸点,他几步奔过去,蹲下身来,四下搜索,捡起一小块铁片,放在鼻子边闻闻。他刚到公安局工作时,曾转岗到下面辖区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学习,又一次深入了解一些爆炸物。他脑子飞速转动起来,搜索任何可能的爆炸物,而且这种有相当精度的爆炸物不是很多,短、平、快、稳、准、狠的也就那么几种。“像是迫击炮弹。”拿着手里的小铁片,现在他有些肯定,刚要拿起电话,又放下了,看向旁边另一个炸点,又捡起另一块已经嵌入桌腿的小铁片,脑子再度沉思,不由出声:“没错,是迫击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