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开放通商口岸(2 / 2)
“官家,您要何要事?请您吩咐,小臣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看着和珅谄媚的笑脸,刘禅恍惚间好像看到了万俟卨。
万俟卨那种小人曾经也对他说过这样子类似的话。
“没有啥事,朕就是想问问看,依你贪污多年的功力来看,大宋该怎么捞钱比较好?”
“官家,臣只是比较爱钱而已,没有贪污……”
和珅小心翼翼的说,他来到宋朝,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老东家爱新觉罗氏,自己又在后方捞钱给宋朝打爱新觉罗的老祖宗——金国,但是自己现在是的的确确没有贪污过了。
“真的吗?”刘禅盯着和珅的眼睛说。
“真的!”和珅急得都要对天发誓了。
“朕也不逗你了,你这些日子的努力,朕也看在心里,你和朕都不是这个朝代的人,都是系统那边过来的,也算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而朕现在是遇到了难处,国库钱财吃紧,朕只是想问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呼,原来是这样子啊!吓死他了!
既然不是问罪,和珅松了一口气,现在的他的主子可不是嘉庆那个瘪犊子玩意。
和珅混迹官场多年,对于皇帝说什么兄弟不兄弟这话肯定是骗人的。
不过说到弄钱,那么他肯定是有办法的。
区区搞钱而已!
对于在搞钱这方面,和珅绝对敢自豪的说一句话。
“那年,我双手插兜,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你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如果能解决官家正在为怎么搞钱发愁,高官厚禄的日子指日可待。
而刘禅知道和珅是有能力的,尤其在钱这一方面。
乾隆后期,国库空虚,赈灾没有银两,和珅能自掏腰包,先把问题解决了。
当然,他后面会贪得更多补回来。
不过,他还能管束他以下所有的贪官,管理能力不容小觑。
和珅清了清嗓子,对刘禅说:“官家,其实大宋的确是富裕,至少比清朝要富裕得多。所以官家无需担忧。不过,臣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也是真的,国库的银两确实不够了。”
“这个朕知道,关键是怎么解决。”
“官家,大宋可开放海禁,大力设置通商口岸,和外国进行通商。”
冷知识:宋朝有海禁,到了南宋时期,海禁的政策继续执行,只不过相对北宋而言,力度相对要薄弱得多。
“大宋与外国可相互通商,关税也可作为一部分收入。臣看了地图,金国那边有几个地方可作为港口,不仅可以进一步完成金人的归化问题,还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臣听说了,就算是普通的商贾出海一次,最少是三到五位的利润,那些大商船的商贾的话,利润可以到十位数不止!”
“你说的这些朕不是没有想过,朕想要的是能快速搞钱的办法。”
“官家,近来这些日子,您不是捣鼓出了什么水泥,木牛流马,琉璃盏,还有玻璃嘛,咱们可以卖这个啊”
“话是这样子说,可是朕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卖出去啊!百姓也不知道这些商品啊!”
“官家,不需要百姓知道,那些官宦人家知道就好,像是琉璃盏这些东西,可是千金难求。官家可把商品设为低端产品,中端产品进行一般售卖。而高端商品,则可以用拍卖的办法,那些富贵人家不会放过的这个机会的。”
“那官宦人家也不是冤大头啊,岂能说买就买?”
刘禅对于玻璃的造价成本可是知道的,也就硅沙和火炉搞的。
“官家,皇家出品,必属精品,而且就算原本的价值不高,可要是官家说这是宫廷专用呢,那么收藏的人可不就多起来了!”
和珅神秘一笑,说出来自己的算盘。
“而且拍卖的排场一定得大,卖的东西一定得少,起价不能低于一百两,物以稀为贵嘛!”
“听着不错!”刘禅想了想,事后和相父谈一下吧,自己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那有没有什么钱生钱的办法?”
和珅听了很诧异,这个官家比他还要爱钱?
“官家,这个臣也研究过,昔日诸葛武侯有一个计谋,让汉昭烈帝用仓库里面的军粮向民众求购金银珠宝,用金银赏赐将士,同时采纳刘巴的建议,发行大钱。官家何不仿照?”
“今日土豆和红薯丰收,此计策恐不行。”
“那官家这样子可以吗?官家可设立大宋钱庄,让人可存钱进去,存一百钱一年,第二年可得一百二十钱,这样子存钱的人有利息拿,官家也可解燃眉之急。而且有国家作为支持,百姓也不用担心信誉问题。”
“这个好这个好!”刘禅眼睛一亮,这个可以说是解决了目前的问题。
识海里面的1142:这不就是国债嘛,和珅这人对钱的话,还真的是敏感。
“冯益,拟旨:和珅官升一品,为户部尚书,监管大宋钱庄一事。朕的户部尚书,琉璃盏拍卖一事还有麻烦卿了.。”
刘禅还给了和珅明示:只要不要太过分,钱你该捞就捞吧!
“是,官家。”和珅心里美滋滋。
哦耶,升官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可以有更多的钱了!
此外,刘禅还下旨彻底解除海禁,设镇江,平江,泉州……等多地适合开设港口的地方作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