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出宫的阿斗(1 / 2)
事后,岳飞担心官家还是会同意和谈的条件,又上疏劝阻刘禅说:“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人讥。”
对于金人的和议,和金人打过仗的岳飞是不相信的,他了解金人的野蛮,他说:“犬羊安得有盟信耶!”
况且这时候的南宋拥有岳飞等一大批忠臣良将,军事力量远非北宋末年可比。
不过,赵构的心态也很好理解,他只想要偏安一隅,什么故国遗民,社稷宗祠,徽钦二帝都与他无关,他只想缩在江南的温柔乡里做一个无忧天子。
可如宗泽、岳飞这样的主战派们却不这样想,也许支持他们不断战斗下去的并非是为了守住宋朝的天下。
相反,是那些沦丧敌手的故土遗民们的存在,让他们无法心安理得地偏安一隅,即便是得不到君王的支持,甚至是君王的掣肘,他们依然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刘禅真的很心痛,想当初他要是有南宋这样子的人口和武器,相父也不会因为北伐的事情殚精竭虑,积劳成疾。
……
刘禅出宫去了,不知道为何,刘禅带着杨沂中溜达到了御街以外的贫民区。
那些经过精心规划而横穿城市的大街、具有纪念碑风格 的城墙与门楼、金碧辉煌的府第和寺庙,与狭窄的巷陌和嘈杂拥塞的贫民区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往来的人纷纷面若菜色,骨瘦如柴。
一名瘦骨嶙峋的乞讨老人无力地坐在石阶上,可是来往的人却视若无睹。
刘禅走上前来说:“老人家,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不回家吗?”说着便让杨沂中给点水这人喝以及拿出一点吃的赠予他。
那个老人微微抬起眼睛,接过水,虽有气无力,但是还是作了个揖说道:“多谢这位贵人。”
喝了口水,继续说“家?哪里来的家呢?”便解释了他从少年从军 ,老年了身体不中用了,就回家,没想到家里早已空无一人。
刘禅心里咯噔一声,询问道:“那,老人家,以你这话的意思,那我们还是要跟金人议和?”
“议和?!”那个老人猛地站起身,
刘禅被吓了一跳,杨沂中见状便把刘禅护在身后。
那个老人站起来,对着刘禅掷地有声的说:“怎么可以议和,那些金人来我大宋,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不把他们打出去怎么行!”
刘禅了解到,原来这位老人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一名老兵,因为腿受伤了打不了了上面便让他回家了。
老人双眼含泪,眼神飘忽,追忆往事。
他在前线看过太多金人对宋人做的暴行了,那些金人把男的都杀死,女的就留下来做那些畜牲的事。
老人曾经也是有一个女儿的,才十几岁的女娃子啊,正是大好的青春年华,却被好几个畜牲给奸淫致死!
更有甚者,把汉人当做\u0027\u0027两脚羊\u0027\u0027去煮了吃了……
他怎么能不恨!他从军打仗就是为了把那些金人给赶出大宋!
刘禅问道:“你不恨朝廷吗?听说朝廷准备议和了。”
“怎么会恨呢,再不济,那也是我们的朝廷,上头自然有他们的想法。
要是朝廷说要打仗,老汉我二话不说就算杵着拐杖也要把金狗的头上戳出一个窟窿来!可惜朝廷要准备议和了……”
说着又重新躺着石阶上了。
“那如果朝廷不准备议和了,准备打仗了这岂不是又要死很多人吗?”刘禅询问道。
“就算死,那也是为了国家而死,死得其所!”老人突然间又站了起来,“这位公子,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今天突然间来到这个污秽腌臜的地方。
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孙子了!给金狗送了那么多金银珠宝,他们还是一次一次的侵略我们,还不如拼一次,一鼓作气把他们给赶出去!”
刘禅听到这话大为震惊,就连一个普通的百姓都能明白的话,秦桧为什么不懂呢?
可能是因为腐朽奢靡的上流贵族与贫困的底层百姓永远无法共情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禅向那位老人作揖,轻声说:“总有一天,金人一定会被赶出大宋的疆土的。”
等出来了贫民区之后,刘禅来到了酒楼。
不管是前世今生,酒楼茶馆永远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因为酒楼,茶馆,本身就是人员聚集地,这类地方能够打探到的消息是最多......
于是,刘禅溜达到了酒楼的地方。找了一家看起来是最大最多人的酒楼就进去了,在里面说不定会有一些其他的收获。
刘禅带着杨沂中进来,酒楼的小厮吆喝道:“客官两位!里面请!”说着就迎着刘禅他们上去二楼这些地方坐着。
杨沂中拿出银子本来想要一个包厢的,但是被刘禅打住了,说要外厢就好,于是便坐在了二楼的一个雅座。
刘禅看着底下满面红光的人在放浪形骸,觥筹交错,宾客争相捧赞,外厢依然有客唱名,堂内宾朋满座,语笑不绝。
这热闹的场景简直是和刚刚在贫民区萧条寂寥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底下的人在吹嘘着:“唉,要我说官家就应该早点下旨,同意和金国和议。”
“林兄所言极是,咱们都装了那么多年的孙子了,而且他们那么强大,何苦要打仗了,还不如赔点银子算了!”
“那不是,金国那么强大,咱们哪里打得过,不就是想要钱吗?给他就好,给钱就可以换来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好吗?”
“唉诶,王公子这话言之有理,不过祸从口出,慎言慎言。”
“怕什么,我爹可是参知政事,而且还有秦相国罩着呢。而且我看那些武夫就是想养寇自重,夸大了!还不是想要朝廷给钱。”说罢又得意洋洋呼他那些猪朋狗友去喝酒。
这些可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酒肉朋友,没有上过战场的玩意,不了解战场的残酷,还以此为乐。
刘禅看着那位叫王公子的人,觉得有点熟悉。
杨沂中上前小声说:“官家,此人是王次翁家的公子。”
哦,怪不得呢,难怪说有秦桧罩着,原来他爹是秦桧的狗腿子啊!不过秦桧已死,不在家里好好待着等抄家,还出来浪!
刘禅现在心情很不好,正愁没有地方去消消气,多亏有你这个\u0027\u0027大孝子\u0027\u0027,让我想起来了你爹是秦桧的一号狗腿子,你爹现在都自顾不暇了,你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刘禅正想着怎么寻个角落把那个王公子套个麻袋打一顿的时候,旁边的人传来气急败坏的声音:
“岂有此理!那些金狗一向贪婪,索求无度,就算大宋倾全国之力也不可能满足那些金狗的胃口!”
刘禅目光转向这位出声的人,只见他义愤填膺,满脸痛惜的看着底下的人。
那位公子看到刘禅注意到了他,以为是自己打扰到了别人,起身前去给刘禅道歉:“对不住这位公子,是在下打扰到了你的雅兴了。”
“无妨无妨。”刘禅摆摆手,“刚刚听到了阁下的高论,依你之见,看样子是不同意与金人和议的事情了?”
那位公子听到这话是一个陌生的公子说出的,顿时戒备起来,刚想说话……
刘禅却抢先说了话:“公子,原来你也这样子想啊!朕……啊不是,我正想着北伐的事情呢,没想到有人竟然和我意见一样,不同意与金人和谈。”
这个公子,也就是陈锦安感到很诧异,现在除了他竟然还有人这么勇,本来想冲上去直接捂住刘禅的嘴的,但是看着旁边的杨沂中在那里虎视眈眈,只好靠上去低声说:
“这位公子,要不咱们去雅间详谈?”
“正合我意!”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便问小厮要了一个雅间进去详谈。
杨沂中风中凌乱,不是,官家,你怎么能这么快就放下戒备去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待在房间里谈话,你身为帝王的敏锐呢?不怕这个是刺客吗?
雅间里面的人正在自我介绍,杨沂中刘禅旁边守着。
“在下陈瑜,字锦安。阁下唤我锦安就好了。”
“噢噢,我就是一个粗人,姓赵,排行九,所以叫赵九。”刘禅不会那些文邹邹的话,所以直接就告诉了名字。
刘禅清了清嗓子,说:“锦安兄啊,我听了之前说的话,依你之见,朝廷还是北伐的好?”
陈锦安靠近刘禅小声说:“赵兄,如果可以打,能打赢那是最好了!毕竟咱们也是对那些金人称孙子跪了几十年了。可是要说打的话,那些达官显贵怕是第一个不同意。”
唉,陈锦安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为何啊?”刘禅坐在一旁问。
“在下虽无无功名利禄傍身,但是还是对国家大事略知一二的。
上头的人有上头的打算,只是在下难免也有自己的心思,接下来我说的都是在下的真心话,赵兄可不要轻易和别人说起,以免祸从口出。”
陈锦安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一个初次见面的人竟然有信任的感觉,只是觉得,如果不说,那么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说了。
而且看着这位公子出行还带着护卫,瞧着那位护卫的模样,想必不是一般人可以请的到的,便想赌一把。
等刘禅郑重声明今天的对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自己发了誓,也让杨沂中发了誓,刘禅还不忘踹醒了在识海里面休眠的系统1142,让它也顺便发了个誓。
1142:“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人,但是你是真的狗!”我一个系统还要干这些事情!
刘禅看着识海里面的1142对着他龇牙咧嘴,他可不会承认他是看系统在识海里面呼呼大睡很不爽。
凭啥子他在外面辛辛苦苦干活,1142这货却在识海里面岁月静好。
不管,主打的就是一个大家有难同当。
回到眼前,陈锦安缓缓道来:“其实,你要说打,去北伐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咱们还有岳将军,有韩世忠将军,那些武将也总还是能打的。
但是就是怕万一输了,这临安城富贵迷人眼的大好风光,这偏安江南的一隅之地,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是啊,此战要是输了的话,再也不会有蓝桥风月了,也不会有西湖歌舞了,更不能斗蛐蛐和斗蟋蟀了……
不知道为何,刘禅又想到了以前在做安乐公的日子,外人看他是在乐不思蜀,但是谁又能知道他心里的苦,他悔啊,悔没有听姜维的话,更悔自己的无能,让父皇和相父以及一大帮季汉的能臣建立的国度让别人给灭了!
刘禅听了沉默不语,他从系统1142那边给的资料了解到。
真的,其实宋朝到这个时候,挥师北伐的时机已经算是成熟了的,因为当时的对蒙古的政策失败,导致致蒙古的崛起
金国胃口极大,在全力对抗蒙古铁骑时,还不忘南下侵略南宋。
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就是与蒙古交战中失去的土地,想要从宋朝那里得到补偿,结果因为宋朝有岳飞韩世忠等人,不但没能打败宋朝得到土地,还将南宋彻底推向了蒙古一方。
被逼急了的宋朝这个时候也会唇亡齿寒的道理,肯定也会全力配合蒙古攻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夏原来与金国议和,想要一起联合抗击蒙古,但是最后没想到金国背约,导致双方结盟破裂。
可是他就算把这些事情全都说出来,宋朝的大部分人可能也不会相信……
陈锦安继续说道:“还有就是,那些大臣们主和不想主战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害怕国破家亡,害怕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烟消云散,没有万全之策,但是有和谈这一条退路,既然能给点钱财就能继续享受下去,又何必把头挂在裤腰带上去赌生死呢?这些是那些人的想法,刚才我不仅仅是在酒楼已经听了好多次了,在其他的地方也听了好多次了……”
“那,锦安兄的看法是……?”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赵兄,我辈生为男子,更应该有鸿鹄之志,宁可死于非命,不可苟且活着。”
陈锦安拍案而起,满腔热忱的说,“生灵涂炭,正是用我辈之时,我恨不得现在就披上盔甲为大宋征战四方,消灭那些金狗!”
“好!锦安兄好志向!”刘禅不由称赞,听到这个熟悉的话,不由得想起了他的儿子刘谌,如果他的儿子早点出生,父皇封他为\u0027\u0027圣孙\u0027\u0027,那么蜀国最后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毕竟好圣孙富三代。
刘禅回过神来:“那锦安兄可是想从军效力?”
却不想这个时候陈锦安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说:“也不怕赵兄笑话,我曾背着家人想要参军,可是我来到了岳家军所在的部队想要报名参军的时候,他们说我太瘦弱了,不合格,不给我同意。”
刘禅看着这位约莫十几岁的小公子确实是看着小胳膊细腿的样子,着实不像是能打仗的人,便宽慰他说:“岳家军向来爱惜百姓,等以后锻炼好再参军也不迟。”
“实不相瞒,在下自小患有疾病,无论怎么调理,身体还是这样虚弱,怕是不能……”
“诶,锦安此言差矣,杀金人不一定要参军,锦安兄饱读诗书,想来也听说过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历史,将来锦安兄如果可以做到兵不血刃而灭一国,那也是天大的功臣了!”
“那就借赵兄吉言了!”
在酒楼里面刘禅和陈锦安两个人推心置腹的交谈,纷纷相见恨晚。
临离开酒楼的时候,陈锦安还问:“赵兄,不知道咱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刘禅故作高深:“等你金榜题名时,状元游街庆祝的时候,咱们自会再次相见。到时候还要请锦安兄讨要一杯酒喝呢。”
陈锦安看着刘禅远去的背影陷入沉思……
今天晚上真的是收获满满,正当刘禅准备回宫的时候,看到万俟卨被一群人前呼后拥从酒楼出来。
“万俟大人当真悠闲自得啊!”刘禅在一旁凉凉道。万俟卨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马上就酒醒了。
睁眼一看,原来是官家!赶忙避退左右,向官家这边凑了过来,行了礼。
刘禅示意让万俟卨和他一起上马车,杨沂中在外面守着,在万俟卨上了马车之后,便说:“圣躬安,小臣要知道官家晚上出来玩,小臣肯定是要带着官家去逛一下这个临安城的。
官家啊,小臣跟你说,近来教坊司那边又排练了新的歌舞,那些美人啊跳起来可真的是精彩绝伦,官家你看要不要去欣赏一番?”
“废话少说,听你这样子说,看样子万俟卨你的夜生活尤其丰富啊,当心闪了你的腰子。”
万俟卨嘿嘿一笑,凑近刘禅说:“官家,小臣近来得了一副方子,吃了之后让人龙精虎猛,官家你要不要?”
“龙精虎猛,啥意思?啥样子的?万俟卨你说人话。”
“官家,就是在和女人酱酱酱的时候,可以让女人欲仙欲死的好方子啊!”万俟卨用一副你懂的的样子对刘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