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去县城(2 / 2)
而且这桃子啥时候有了水蜜桃这个高大尚的名字了。
安安妹妹这嘴果然厉害!
驻足的人群都被五十文一个的高价吓退了。
这卖的莫不是仙桃吧?
要知道普通的桃子才五文一斤。岭南盛产水果,水果的价格在本土一直都很便宜。
于安安找隔壁卖菜的大爷借了把小刀,拿起一个水蜜桃切成小瓣,分发给围观的人群吃。
吃过的人都一脸满足,这劳什子水蜜桃确实像小姑娘说的又脆又甜。
路过王员外家的管事看着这围着摊位的人群一脸懵逼。
这摊子卖的是啥呀这么热闹。
他一脸好奇的拨开人群挤了进去。
来到摊位前,这又大又红的桃子瞬间吸引他的目光。
桃子他吃得多,这么大又这么漂亮的桃子他可是第一次见咧。
这桃子买回去给老爷送礼都倍有面子。
王管事吃着于安安递过来的果肉。
唔,这水蜜桃的味道就是绝,就是好吃!
他当即拍板这一背篓的水蜜桃,他全要了。
五十文在普通人的眼里很多,在富贵人家眼里还不值一杯茶水钱呢。
于安安清点了一下,一背篓水蜜桃总共五十五个,两千七百五十文,也就是二两零七百五十个铜板。
为了避免水蜜桃磕碰坏,于安安做主把背篓也送给王管事。
于安安把刀子还给隔壁卖菜的大爷,把剩下的半个水蜜桃也送给他。
趁着人群还没散去,还顺便帮老大爷推销了好几把青菜。
老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这丫头卖的桃子真不得了啊,他一大把青菜才卖一个铜板,她一个桃子就能卖五十个铜板。
那半个桃子他准备拿回去给老伴吃,让老伴也尝尝这仙桃子的滋味。
于老二一脸茫然,这桃子就这样卖完了。
好家伙,二两多的银子啊……
这相当于大哥在码头扛大包两个多月挣的银子吧。
她这个便宜侄女,嘴皮子一说就挣到了。
于安安要是知道于老二的想法肯定喷他一脸,哪有嘴皮子一说就赚钱的。
这还是她辛辛苦苦靠着空间作弊才赚到呢。
手里有钱就是有底气,于安安立刻进入买买买模式。
第一站,先去布庄。
她只有一身衣服,连换洗的都没有,况且于老太叮嘱过她,让她扯一块布来做衣服的。
布庄的伙计也没有因于安安三人穿着朴素而看轻,很热情的为三人介绍各种面料。
细麻布十五文一尺,于安安干脆要了一匹淡蓝色的,花了三百文。
细棉布三十五文一尺,于安安要了五尺白色的,花了一百七十五文。
于安安还央求掌柜的抹个零,并送上一些碎布头。
掌柜的架不住于安安抹了蜜般的樱桃小嘴,都一一答应下来。
接下来去了粮铺,未脱壳的麦子十文一斤,于安安要了十斤,糯米十八文一斤,于安安要了二十斤。
于家人是北方人爱吃面食,于安安又买了二十斤白面粉。
加上各种油盐酱油醋,一共花了一两银子。
又哄得粮铺的掌柜送了一个背篓装粮食,于安安才心满意足的出了粮铺。
于老二两叔侄已经满脸麻木了,这便宜侄女太能赚也太能花了吧,一两多银子眼都不眨一下就给了。
于安安想起二丫心心念念的糖糕,又去了点心铺子买了一斤糖糕,还买了半斤的蜜饯。
路过猪肉摊,于安安买了两斤五花肉,花一百文。
吃了几餐野菜饼子她都馋肉了。
看到没人要的猪下水,于安安又花了十文钱全打包了。
猪肉摊的老大叔还大方的搭上一根没肉的大棒骨。
猪下水怎么可以没有卤料呢?于安安又去药铺买了各种八角、桂皮、黄姜、草果、香叶等材料。
忙活了一大早于安安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想到还要走一个时辰的山路,于安安在包子摊面前再也挪不动腿了。
不顾于老二两叔侄的反对,于安安买了十个大肉包子,花了三十文。
吃着油滋滋的大肉包,于安安一脸满足,这才是生活啊!
一通买下来,二两多银子只剩下八百文。
于安安三人终于踏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