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太太揍秦淮茹(2 / 2)
傻柱点头:“所以啊,于海棠找上我妹了,准备到我家住上几天。”
三大爷立马笑道:“这感情好啊,不用解成为难了。”
傻柱知道,三大爷高兴的,只怕还有,不用预留于海棠的饭了,都住他那了,他好意思不包了于海棠的饭。
“行吧,就这样吧,三大爷你同意就行了。”
三大爷很想说,这种好事,他不同意,他有病啊。
“哎,柱子,等一下。”
傻柱回头:“三大爷,你还有什么事,是不同意于海棠跟雨水,一起住她那了?”
三大爷忙摇头:“那怎么会。”
“我的意思是,海棠跟雨水是同学,又是于莉的妹子,又是轧钢厂的,柱子你就不考虑一下,跟海棠处处?”
傻柱猛摇头,道:“三大爷,于海棠可才跟杨厂长的侄子分手,我插进去,杨厂长怎么看我啊。”
“所以啊,还是别乱点鸳鸯谱了,以免惹祸上身啊。”
三大爷只好叹气道:“不好意思啊柱子,差点就好心办坏事了。”
傻柱摆摆手:“没关系,三大爷你也是好心嘛。”
“行了,我走了,三大爷。”
看着离开的傻柱,三大爷一脸可惜,要是傻柱跟于海棠成了,那他和傻柱可就成亲戚了,那,腊肉腊鱼什么的,还能少得了。
很快,下班的何雨水,拉着车,跟于海棠有说有笑的进了大院。
于海棠先去三大爷家,打了招呼,才一起到傻柱那。
“哥,轧钢厂厂花,海棠。”
何雨水介绍道。
于海棠一脸傲娇:“柱子哥。”
傻柱:“海棠好,别客气,纯当自己家。”
“你们先坐一会,我做饭去。”
于海棠:“柱子哥,不用做我的了,我还是去我姐夫那吃吧。”
傻柱回头:“海棠,虽然这话我不该说,但,我觉得你,还是别跟我客气的好。”
“你姐夫在家,做不了主,你还是去说一声,在这吃吧。”
何雨水劝道:“对啊海棠,别的不说,我哥做的饭菜,可好吃了。”
于海棠虽然动心:“柱子哥,雨水,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得先去问问我姐先。”
傻柱点头:“理应如此。”
于海棠跟何雨水聊了会,才出门,去了三大爷家。
到了三大爷家,于海棠挨个问好,才拉着于莉到了屋外。
“姐,我不在你们家吃饭,是不是太不礼貌了?”
于莉左右看了下:“我公公婆婆巴不得如此呢。”
“傻丫头啊你啊,还是回柱子哥那吃吧,省得你姐夫尴尬死,想买点好的招待你都不行。”
于莉:“再说了,在柱子哥那吃,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于海棠自然是知道三大爷是个怎样的人,姐于莉都这么劝了,她自也不再坚持:“行,那我回雨水那了。”
送走妹子,于莉才回了屋。
“于莉,海棠呢?”三大爷问道。
于莉:“海棠说,柱子哥雨水,极力打邀请她在那吃,她拒绝不了,所以回那边吃饭去了。”
三大爷高兴之余,又很是羡慕:“行吧,这样也好,柱子那吃的好。”
于莉点了下头,进了厨房。
回来的许大茂,见到于海棠跑进了傻柱家,不由看傻眼了:“什么情况?”
许大茂回家,放好车,一打听,才知道。
“该死的傻柱,怎么好事全找上他啊。”
轧钢厂厂花于海棠,许大茂自也是知道的。
别的不说,这要是傻柱娶了于海棠,许大茂觉得,自己可就丢脸了。
一个乡村姑娘,一个轧钢厂厂花,这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听说于海棠才分手,应该不致于立马又看上别人。”
许大茂安慰自己:“特别是傻柱,就他那样,于海棠这种眼高于顶的人,就该看不上。”
带着些愁畅,许大茂有些闷闷不乐的回了家。
秦淮茹见到于海棠出入傻柱家,自也不忘让贾张氏去打听下。
知道后,秦淮茹也跟许大茂一样安慰自己,于海棠应该看不上傻柱这傻大粗。
“好了,来吃饭吧,雨水,海棠。”
傻柱喊道,放下手中的碗筷。
于海棠坐下,咽了下口水,忍不住道:“柱子哥,你这也太破费了吧,这么丰盛。”
傻柱不在意的摇头道:“没什么,这腊肉腊鱼,不吃,久了,可就不好吃了。”
何雨水道:“海棠,你不用不好意思,这腊鱼腊肉,多着呢。”
“这都是我哥自己抓的鱼,自己打的野猪,不是买的,你放心吃吧。”
于海棠觉得,何雨水是怕她不好意思,才这么说的,也就只好顺着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吃起来后,于海棠就真顾不上客气了,直到吃撑了,才不舍得的放下碗筷。
“柱子哥,你做的太好吃了,我都差点停不下来了。”
于海棠红着脸,不好意思道。
何雨水乐呵一笑:“海棠,不用不好意思,我也一样。”
说着,何雨水拍了一下自己的肚子。
于海棠这才没那么尴尬,毕竟,她觉得自己刚才饿死鬼似的,太失礼了。
傻柱也笑道:“你们不埋怨我让你们吃胖了就行。”
何雨水:“哥,你还说,说得我都要担心了,万一出嫁时,成了小胖墩,那可怎么是好。”
……
晚上,何雨水于海棠忍不住说起悄悄话。
说着各自的过往。
“对了海棠,你怎么跟…分手了的。”
于海棠想也不想就道:“他太没主见了,一点也不像个男子汉。”
何雨水对于海棠多少是有些了解的,对这事,也听过些许。
这事,很难说谁对谁错。
但无疑,是于海棠的前男友太…,太迁就于海棠了。
又或者说,是于海棠太有个性了,傲娇得很。
不过,总的来说,聊过后,何雨水知道,于海棠跟贤惠不搭边,跟傻柱绝不是良配。
“唉,可惜了,本来还以为能给哥找个嫂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