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庭湖的月色(2 / 2)
贾至说:对我好,还贬我到离长安如此遥远的岳州!
李白说:皇上对你不薄,依我看,他对你比汉文帝对您的祖先贾谊还恩深宽厚呢!
贾至疑惑地看着李白,只听李白慢慢地吟道:
贾生西望忆京华,
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
怜君不遣到长沙。
(《巴陵赠贾舍人》)
李晔在旁边说道:此诗大妙!大有小雅怨刺之旨。表面上你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可仔细琢磨,这不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吗?
三人谈到时局,越说越生气。两京收复以后,朝廷以为天下大定,就忙着上尊号,封功臣,享九庙,祭山川,行亲耕、亲蚕桑之礼,几乎全是装点升平。至于如何平胡虏、安社稷,则无远虑之策,只有偷安之计。又加上皇后干政,宦官用事,李辅国专权于内,鱼朝恩监军于外,因此政令多乖,忠良见疑,以致造成九节度使大败于相州,使贼势复炽。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又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河南诸郡又复陷敌手。
两京收复之初,二圣还京,贾至也确实高兴过一阵子,以为“中兴”的局面终于到来了。于是贾至与王维、岑参、杜甫朝堂和诗,一时传为佳话。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虽也被传颂于一时,但都不过是水中之影,一场春梦而已。
李白悲愤地说:难道大唐的中兴,真的要成为一句空话了吗?
李晔劝道:莫谈国事,越谈越气,我们还是喝酒为妙啊。
中秋之夜,月明如镜。月光在湖水的微波中荡漾,像无数银鱼在水面跳荡。一艘船载着李白、贾至、李晔三人,在湖上赏月。船上灯火通明,桌上的杯盘狼藉一片。
在冉冉的檀香中,琴声锵然,李晔在全神贯注地弹琴。贾至斜倚在窗旁,陶醉在琴声里。
李白站在船头,欣赏着月下的洞庭湖。湖水浩瀚无边,水天相接,一望无垠。在那水天相接处,有一抹黑影,那就是君山,远远望去,宛如东海中的蓬莱仙岛。
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他尘虑顿失,心情仿佛明月的光辉一样明亮、清澈。是天上的明月将洞庭湖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
湖上的清风明月,触动了李白的心弦;今宵的良辰美景,触发了他的灵感。他朗声吟道: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不知何处吊湘君。
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其三
洛阳才子谪湘川,
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
不知何处是西天。
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纻,
不知霜露入秋衣。
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
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贾至叹道:太白兄的这些诗空明澄洁、玲珑剔透,听了使我尘虑俱失,真要飘飘欲仙了。你听,“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是何等境界,我们不就是神仙了吗?
李晔此时也停止了弹琴,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拍手大笑说:我李晔有福,今夜也陪谪仙做了回神仙。这“洛阳才子”自然是指贾至你了,这“元礼同舟”中的李元礼,则非我莫属。我们都成了“月下仙”,真是太幸运了!老夫若不是贬官路过此地,哪有今晚与太白贤侄一起做神仙的福分?我这个官贬得值得!
贾至也笑着说:侍郎大人说得对,这官贬得值得,值得!
笑声在湖水上荡漾,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