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再临扬州(1 / 2)
天宝五载(746年)的春天,李白坐着运河上的船,沿运河南下直达扬州。在扬州的瓜洲渡,李白为他的族叔中书舍人李贲所接待。他们一同游览了齐浣所开凿的新运河。据《旧唐书·齐浣传》记载,齐浣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迁润州刺史,充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润州北界隔吴江,至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船绕瓜步,多为风涛之所漂损。(齐)浣乃移其漕路,于京口塘下直渡江二十里,又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自是免漂损之灾,岁减脚钱数十万。又立伊娄埭,官收其课,迄今利济焉”。李白因念齐公之功而作《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对“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作了歌颂,并对李贲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
李白在扬州住了几日,与当地的官员和朋友赋诗饮酒。临别时写了一首《广陵赠别》诗表示惜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过了大江之后,江南岸便是镇江京口,李白在此游览了长江中的焦山。松寥山在焦山之东的长江中,又名海门山。由于是在江雾中,松寥山在江中若隐若现,有如仙境,故为李白所赞赏。他写了一首《焦山望松寥山》,对松寥山展开了浪漫的想象: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离开了镇江后,李白乘船路经润州丹阳县(丹阳本云阳旧地)。他看见一艘艘大船,拉着从南方收购来的太湖石,要通过运河运向长安。唐玄宗从开元末年就开始崇信道教,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享乐腐化。统治集团中的皇亲国戚、王公权贵,甚至于宦官都开始大修楼堂馆所,扩展园圃苑囿,大建花园假山。这就需要大量的太湖石。他们从南方收罗石头,再用大船通过运河运到京城。这与北宋末年的花石纲差不多。李白曾对这种腐败风气写诗讽刺道:“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四)李白看到,那些赤背光脚的船工在河畔吃力地拉纤,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碗中有一半泥浆。而天气正值夏日,赤日炎炎,热得他们汗流浃背。船工们想把一块大石拉到河边的船上,可是石头太大、太重,怎么也拉不上河滩。目睹于此,李白含泪写下了一首悲歌《丁都护歌》。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