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长安掀起一股李白热(1 / 2)
“我还是很苦闷”,李白又道,“此次我奉旨进京,到了京城却在从前一样,无所事事,求贺公指点。”
对于为何李白到了京城,却依然不受用,贺知章是非常清楚的,李林甫那个小人,为了把持朝廷,凡是有才能的人,只要不是他的人,都被他挡在门外。
李林甫的这点龌龊事,若是对李白和盘托出,只能徒增李白的苦闷,甚至可能让他丧失报效朝廷的信念,最好就是能够直接帮这位忘年交把问题解决了。而想解决被李林甫故意卡着的问题,非得找一个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不可。
贺知章想了想,说:“老弟,你的才华世所罕见,一定可以光芒万丈的,而今以老夫看来,缺一些时和势,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造势,要让朝中、京城、社会都在议论李白的诗歌和李白其人其事。”
要造势,就得有所依托,这个好办,李白早有诗集交于贺知章,只需要刊印千八百本,广为发散,且一边发书一边夸:这个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被当今天子圣旨召进京,他的诗气质飘逸,就像他的人品一样,一语一字皆有高华气象。
唐代文人学士最善结三两知己,分送诗集,往来唱和,相互激扬,虽然免不了自我吹嘘和互相吹捧的成分,通过这种形式,能较快的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若是有真才学识,还能掀起一股股热潮。
贺知章继续加码,举办诗友会,在诗友会上,他不遗余力的推介李白,他说:李白的五言古、七言行多出于汉魏六朝,但前人定下的法度,在谪仙人的笔下皆化而无迹,其诗从容于法度之中,又不归顺于法度,他的歌行天纵绝世,错综无定,合于天成。这叫作:从心所欲,又不逾规矩。
京城文人中间,很快有了一股股的“李白热”。
势造起来之后,就是下一步,“找人”。
贺知章要找的不是被人,正是玉真公主。在当今朝廷,想扳动李林甫,除了玉真公主,还真没几个人能行。杨贵妃应该行,但是他跟李白非亲非故,很难叫她出手相助。玉真公主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跟玉真公主很铁的道友元丹丘、吴筠等人,同样跟李白很铁,而且,这次李白奉召进京,就是玉真公主推荐的,现在李白进京了,又没事可干,玉真公主没理由“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