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兵败如山(2 / 2)
由于撤退计划部署不周全,撤退行动出现大面积混乱现象。唐生智撤走后,南京军民陷入空前的无组织状态。抗战史上最耻辱的一幕开始了。
通往下关码头的道路挤满了争相逃命的军民和撤退逃命的国军。人们相互推挤、践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到处乱窜,而江边却看不到一只船。江中日军的军舰对着江边的从城逃出来的居民和从城内撤出来的国军不断地用机枪扫射,绿蓝的江水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由于战前唐生智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自断退路,让交通部长俞鹏飞将下关原有的两艘大型渡轮撤走,并严令守卫浦口的第1军和守卫挹江门的第36师,制止从南京向长江北岸或由城内经挹江门撤往城外的部队和军人,如不听从可开枪射击。更为严重的是,把长江沿岸的船只沉入江底。
撤退命令下达后,挹江门守军未能及时接到命令,仍在全力阻止前线部队的撤退,造成挹江门堵塞。从激战中撤退下来的部队混乱不堪,各自争先抢渡,就连谢承瑞少将也被自己人挤倒被踩身亡。据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将领宋希濂后来回忆:“下关浦口间原有两艘渡轮,每次可载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约需时45分钟。那时下午5时就天黑了,早晨要到7时才天亮,即夜间有整整14个小时可以航行。如果卫戍司令长官部的运输机关能确实掌握这两艘渡轮,则至少可以运送3万人过江,然而,他们却让这两艘渡轮开往汉口去了。留存在下关江边的,只是几艘小火轮和两三百只民船,要过江的人太多,船只却太少,各部队为抢船甚至发生枪战。”
大部分官兵无船可乘,只好拆取门板制造木筏渡江,光附近大庙就拆了7座。还有不少人抓着杉排、木板或树枝,试图游过近2公里宽的长江。由于正值寒冬,江水冰冷刺骨,许多士兵就这样冻死在了江中。
NJ市长兼警备司令萧山令率宪兵部队到达江边,发现已经没有可以渡江的船只,于是令所部自扎木筏渡江。至13日清晨,宪兵部队因人多舟少,大部分官兵仍未渡江。这时日军第6师团尾追而来,向撤退的中国军民开火。萧山令下令宪兵部队就地阻击日军,以掩护其他军民渡江。日军没有料到撤退的国军会突然发起反击,猝不及防,慌忙中只能后退。但没过多久,在机枪掩护下,日军卷土重来,冲锋猛烈。江边空阔无所遮挡,宪兵部队背水作战,艰苦异常,二萧山令率领的宪兵陷于日军的重重包围……
滚滚长江,竟成了无数南京军民的葬身之地。成千上万的逃难者蜂拥到下关码头,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只要有渡船一靠岸,立刻就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夺命而上,毫不理会撤退士兵的鸣枪示警。一时间,喊声、哭声、叫骂声和落水者的呼救声响成一片。正在渡江的国军官兵被尾追而至的日军火力杀伤,还有不少人死在自己人的枪下。滔滔长江上漂满了士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江水。
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满目疮痍,尸横遍野,成了一座人间活地狱。林飞想到这一切,痛心疾首。
正在这时,一阵激烈的枪声在他身后响,子弹如暴雨般地向他扑了过来,林飞闪电般地抓住丽丽蹲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压在她身上,逃过一场生死劫。林飞抬头一看,原来是鬼子的一辆三轮军用摩托向他开来,车上坐着三个全副武装的鬼子,一挺机枪吐出火舌,不断地向街上逃窜的行人射击,一个个行人立时仆倒在地,痛苦地挣扎着,鲜血井喷。有老人,有小孩。机枪手一边射击,其余两个鬼子挥舞着军刀,指挥着机枪手,发出狼一样的嗥叫。正在这时,他们发现了挺着大肚子的一个中年孕妇,车上的一个鬼发出兴奋的嗥叫,摩托立时停了下来,一个鬼子跳下摩托车,高举着军刀,挡住了中年妇女的去路。中年妇女面如死灰。其中一个鬼子用军刀划开刺向孕妇的的衣服,丽丽不由自主地发出尖叫:“畜生禽兽,杀了他!”
丽丽的话音刚落,林飞的飞镖破空而去,精准地射向鬼子的喉咙,立时,鬼子像死狗似的仆倒在地。接着又飞去了两把飞刀,另外两个鬼子嘴里喷血,仆倒在地,眼见活不成了。
林飞笑着说:“萧丽丽,小鬼子给我送车来了。”
“林哥哥好厉害,我们快跑吧!”萧丽丽一边说,一边重新把破旧的布帽子戴了起来,又恢复原来乞丐的模样。
林飞望着萧丽丽的化妆,点了点头说:“你不是说要去下关救你父亲吗?小鬼子送来了车,不要白不要。”
“好!我们快点跑,这里到处是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