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我之大明,天下人之国家 > 第七章 你们不懂我的官场路

第七章 你们不懂我的官场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的文明游戏能影响现实  我在fgo收集异闻带  从成为污秽王开始  修仙路不熟  聚散前缘  良知自合  西阳轶事  仙路尘埃  飞刀神枪  吞噬进化之重生成蛇 

但是呢!这些基本都算是个人进步表现,社会依旧处于封建之中。人民思想没有变化,国家整体就不会强大,社会在范围上来讲其实是没有进步的。说点不好听的,可能还是在倒退。

朱源晋,男,二十四岁,未成家室,可谓是大明朝的顶尖大龄青年。

祖户封地晋西省,出生津门府。太祖朱元璋三子晋王之后,辅国中尉朱庆祥第九子。对于成千上万的这种皇族分支后裔来说,可谓是家道中落,这身份算是太普通了。

明朝从开始建国,朱元璋就亲自研究定制了一套皇族袭封方法。皇帝除了下一代接班人为太子,其他人称亲王。而亲王长子年十岁开始立王世子,长孙立为王世孙,冠服均视一品。

从这也看出来了,为什么他的父母会生气了,人家十岁就成家立业了,自己二十四了还是……单身狗!

而其他的兄弟过十岁后,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一品。其他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子称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三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

将军什么的在这里就是职位称呼,并不是带兵打仗的真将军。

五世孙为辅国中尉,从五品。而六世之后以下皆为奉国中尉.从六品。也就是说朱源晋可以顺承奉国中尉的名号,当然这个虚衔可没有一丝权利。每年只会有俸禄二百石的生活补助。

就是撑不死、也饿不死。当然对老百姓来说,这二百石的物资可是能够养活一个大家族的人口!

他父亲朱庆祥虽然是辅国中尉正五品,可在实际官位上却是礼部主事,正六品的官职。即便如此连个核心权力都挨不上,有皇族后裔之名,却无实际权力用处。见了礼部尚书也是乖乖的低头。

这个时代的名头除了亲王、郡王,其他都没啥用了。

所以当他们拿到司务郎中这个名额的时候,全家上下包括仆人都是无比的喜悦,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位子就像棋子,多一个棋子,就多一份主权,多一分说话的分量。别人、同行,亲戚看你就不一样。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我们,只有身在体制内,才能算是个人。其他的什么商人、工人、农民,这都是上不得棋盘的东西。没办法,这个时期的大明朝就是这样。

即便像是朱源晋这样的当朝皇族,现在连棋子都算不得,更别说什么执棋者。

说环境,这里的夜晚是黑咕隆咚的,没有电灯;寂寞无聊也没有手机电脑玩,在家只能看书;关键这书上的字还都是文言文,要说古代是有普通话,又叫百姓话,也叫俗语。可是书上的记录全都是刻本,或者是手抄本,就是繁体字,标点符号都没有。

好不容易看个春宫图吧,还都踏马是毛笔画的,怎么看怎么别扭。还小心谨慎的藏着掖着,只害怕被别人发现,这些东西和后现代的彩色真人一比一的照片比起来,啧、啧、啧,差远了。

更别说那些9什么1的,沈什么老师的片子了。那可是来真的,会动的。

莫名其妙的来到这边,家室也算是不错,仆人佣人一大堆。本来想要泡泡妞,耍耍横,做个官二代,混吃等死就是一辈子。可这兄弟姐妹一大家子,每月零花钱实在是不够分啊。

带个小弟出去喝花酒,多了不敢赖账,少了不敢认账,要不给不起,要不就是人丢不起。毕竟街里街坊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赖账是躲不掉的。何况来自后现代的他是不允许赖账的。

而且这个时代,也许是见惯了后现代的灯红酒绿和新式生活,说实话根本就感觉不到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即便是追星也是看戏听曲,逛窑子去春楼喝花酒。

当然,将心比心来讲,其实和后世的抖英、快收是一个性质。不过,所有东西都是两面性的,有好处也有不好的一面,全要看你个人怎么去理解和操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汉羽林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红楼之王爷难为 三国第一公子 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堂堂吕布,为何要去做谋士 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 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 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 开局见女,请斩下留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