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明千户所 > 七十二章兖州之战(一)

七十二章兖州之战(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小缘又跑路了  周门  凡人之长生从掩月宗挑选道侣开始  从九叔世界开始坑师证道  吞噬之杀戮仙帝  长生从内卷肝经验开始  问道修真  平天记  全民:我,禁忌法师,一招灭世  我选择变强 

战在城头的阎应元看到清军退去,于是命令炮火延伸,炮击清军炮营。

掌管清军炮营的是智顺王尚可喜,刚才看到明军的链弹连接的不是长长的铁链,而是一根细细的丝。这简直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要知道清军可都穿着铁甲,这根细细的丝线竟然也能割开。

正当尚可喜还在思索这细线是什么东西制造而成的时候,一轮轮火炮呼啸而来,要知道尚可喜在江东军就以擅使火炮闻名,对计算火炮的射程可谓了如指掌。他把炮营安排在此,也是看到明军最大口径也就是十二磅炮,而清军装备的有二十四磅炮,清军的火炮也只是打击到城门口附近的壕沟,明军的火炮肯定打不到自己的营地。

磅是重量单位,炮弹越轻,说明火炮的口径越小,装填的火药也就越少。射程自然也就越近。

可不曾想,明军的火炮很快就覆盖了整个炮营,看明军的铅弹也确实最大也只是十二磅的炮弹,就连明军的九磅炮都打到这里。这说明明军的十二磅火炮的射程还可以更远。

对于一个自诩为火炮专家的尚可喜来说,对于火炮射程的优势再明白不过,如今大明的九磅炮就拥有大清二十四磅炮的射程,这意味着什么?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就丢弃了自己的营地,跑回了清军大营。

清军炮营失去了主帅的指挥,更加的混乱,个个抱头鼠窜,四处溃逃。

阎应元看到清军再无炮火威胁,于是令旗一挥,两旁壕沟就冲出来一队队明军,当到达第二道壕沟时,明军先是点燃东明自制的玻璃手雷,扔向第一道壕沟,陷入第一道壕沟无法自拔的清军再手雷的攻击下毫无反抗之力。

对于身穿三层盔甲的清兵,玻璃手雷杀伤力其实并不大,但炸起来的玻璃碎片还是造成了不少的杀伤。

壕沟里的清军有如待宰的羔羊,在壕沟里哭爹喊娘。好在不久就听到明军大喊缴械不杀。清军纷纷把手中的武器扔出壕沟,等待做明军的俘虏。

率先冲进滋阳城的莽古哈,在两路明军燧发枪与三菱军刺的攻击下,只坚持不到十分钟,就弃械投降。

尚可喜回到清军大营,阿巴泰愤怒之极,命令侍卫把尚可喜绑起来,阿巴泰用皮鞭狠狠的抽打,说:“你这狗奴才,刚才明军开炮,你为何不还击,让我大清死了那么多的勇士。”

尚可喜苦着说:“贝勒爷,不是奴才不想还击,是因为我们的火炮打不了那么远。贝勒爷,明军火炮应该是经过特殊处理,火药的性能恐怕也大大提高了很多。”

阿巴泰根本不听,说:“我看你根本就是还心念大明,不肯为我大清效力。”

尚可喜连忙摇头说:“不是的,不是的,贝勒爷,我尚家全家都死在大明,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大清给我的,大明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

实际上尚可喜的原本的家眷,在已经投靠满清的孔有德、耿仲明帅军攻破旅顺,东江总兵黄龙自杀,尚可喜的家眷都投井而死。

黄龙是尚可喜的救命恩人,对尚可喜也是非常器重。黄龙死后,朝廷任命沈世魁为东江总兵,尚可喜与沈世魁有仇,沈世魁坐上东江总兵后,就想行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之计,诛杀尚可喜。尚可喜当时驻守广鹿岛,听到消息后就派手下许尔显、班志富与大清接洽,这才成为了大清的智顺王。

说起大清的三顺王,虽然他们都出自东江军,而且也都是毛文龙的义子,但尚可喜才能出众,得到了后来几个总兵的重用,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靠老上司,登莱巡抚孙元化名下,刚投靠不久,清军围困大凌河,孙元化派孔有德驰援辽东,但沿途各县都闭门罢市,孔有德得不到粮草补充,走到直隶吴桥是,孔有德的一个士兵抢了吴桥望族王象春家仆家里的一只鸡,就此发生了足以影响大明国运的吴桥兵变。这也是兖州耿指挥使所说的,大明保家卫国的军士,还不如豪绅家仆的一只家鸡的由来。

吴桥兵变之所以影响大明国运,是因为吴桥兵变让大明两百多年来户籍隔离制度,而产生的各户籍之间的仇恨集中爆发。这次席卷山东的叛乱,不光让大批明军投靠了大清,还连带损失了大明最着名的火炮专家孙元化。从此大明再也没有火炮优势以对抗大清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汉羽林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红楼之王爷难为 三国第一公子 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堂堂吕布,为何要去做谋士 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 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 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 开局见女,请斩下留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