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其中的危机(1 / 2)
天明,又有四处讨生活的大批流民至,男女老少黑压压一片,手持大刀锄头竹枪扁担,叫嚷着冲进唐家,为首之人是一个蒙面的矮子。
矮子领着流民开仓放粮,杀猪宰羊,如同过节。
木通沟寨的乡民闻讯而来,也加入了均贫富的队伍,一时间人喊马嘶,道途拥塞。
中州府之民乱自此开始,加上天灾,很快有燎原之势。
卢氏县令吕炎律在得知木通沟寨被攻破后,急调衙役乡勇来辑捕。
巡视山林村寨一周,未见贼踪,不知倡首者谁?只得捉了几个乞丐充数。
大堂上,一顿板子加上几桶凉水后,乞丐们忍受不住,被迫承认自己是白莲教的分会,江湖会的头目是韩福娃。
县令将韩福娃打入死牢,了结了木通沟寨匪乱。
唐雷元的三儿子在民乱中失踪,后来,卢氏县班头马三去京师办事,曾在一家相公堂子见到他,打扮得如同一个女子。
这一切,宋献林已经不知道了。
他和尚嵩一家已经到了卢氏县均水河渡口,租了两个客船准备南下。
尚嵩望着有少许冰凌的河水,问护送的战士:“小哥,也不知道朱权公子收到飞鸽传书没有?”
小战士道:“大人听说你们来,异常欣喜,已经推迟了去南京的行期,在华安等候先生的光临。”
华安城,朱权穿着狐皮大衣陪同朱之京登上城楼,身边只有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侍卫跟随。
朱之京问:“年弟如今也算是一方诸侯了,出行何至于如此简略呢?”
朱权笑道:“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这诸侯一说为时过早。我已经安排人在京师运作,不知道结果会是如何?”
朱之京道:“结果是朝廷捏着鼻子认下了既成事实,这永昌安抚使司本就是羁縻之地,人口土地不列入朝廷户部的册子,如今大明危机四伏,朝廷想必不愿节外生枝。”
朱权站在城楼远眺:“希望如此吧。如果朝廷有意为难余我,大不了将这里夷为平地。”
朱之京楞了一下:“年弟万万不可,即使朝廷那里过不去,还有各方土司。总能卖个好价钱的。”
朱权笑道:“年兄为何方说客也?”
朱之京摇摇头,“年弟错了,我还不至于为五斗米折腰。华安位于大明腹地,也是四战之所。以年弟的眼光,不会看不出其中的危机。”
朱权叹口气道:“我自然知道。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我宁可倒向朝廷,也不能便宜了那些土司。”
朱之京道:“这次来年弟处,虽然不是做说客,却受了一位老乡绅的委托,想来年弟处讨些关系。”
朱权笑了,这朱之京原来是来做掮客的。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读书读道这份上,也算是读出门道来。
朱权道:“不知老乡绅是年兄的什么人,想来我处讨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