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借鉴之处(2 / 2)
西部召流民为我所用,东部灭高丽和建奴,南部划长江为界,将朱明朝廷压缩在一个天灾连年的圈子里。”
徐达道:“高手下棋,往往能够预见到对手后面三步的棋子,并确定自己相应的对策。朱权大人做事,也如那棋中高手。”
朱权道:“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长远的规划需要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徐达问道:“今日朱权大人叫我来,有何要事?”
朱权嘿嘿一笑:“何德溱还在在南京国子监吧?我想亲自去南京一趟,请他为我们做些场面上的事情。”
徐达道:“德溱将来教书育人比较好,为官并不适合他,尤其是在明廷乌烟瘴气的朝堂上。”
朱权道:“你和德溱有多久没有见面了,这人总会变得。”
徐达沉思少许,“朱权大人,德溱的三子可先,今年已经十五周岁,年龄虽小,却是有些老成。年初中了秀才,现在在国子监读书。如果朱权大人去南京,见见可先便是。”
朱权道:“老先生,对龙江宝船厂熟悉吗?”
徐达笑道:“洪武初,即在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宝船厂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我也曾去过几回。”
朱权道:“据说,宝船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能建造这样的海船巨舶,可见造船规模之大。对我们造船也有借鉴之处。”
徐达正要说话,小黄进来汇报,有一位叫朱之京的举人老爷拿着大红全贴来访。
朱权心中疑惑,想不出朱之京是哪一位?打开全贴,方知也是自己的同年,宝庆府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样子。
徐达道:“大人,你且去会客,我在这里再看一下地图,斟酌一下去南京的事。”
朱权下了楼,迎出大门,见来客一个四十多岁的富态的中年人。
相让着到了会客厅,分宾主落座,侍卫给上了茶。
朱权道:“朱年兄,自武昌一别,不觉数月有余。”
朱之京道:“我半月前,从友人那里得知,朱权率乡勇灭了杨韬那厮,便从宝庆府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衬之处?
如今看着局面,方知都尘埃落定。老哥我还是来迟了。周年弟,宝庆府和常德相距甚近,我们又是同年,吴宗达大人的门生,以后要多有亲近才是。”
朱权道:“你我亲切如一家兄弟,日后要多多来往,眼看到了中午,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朱之京笑道:“那我也不客气,就打年弟的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