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笔光辉(2 / 2)
胡荣,杨靖脸上的神情凝滞。
他们逐渐意识到,如果再按照朱权的逻辑辩论下去,他们只能哑口无言。
此时,周围的人频频点头,眼中怒气沸腾,已然是被朱权说动。
舆论发酵,就算他们拿下朱权也很难止住恶劣的影响。
“我们要封停海澜书院,是因为你没有资格为人师!你……并无才学!据我们所知,你平日教导给学生的都是些奇淫技巧!
这般下去,不过是误人子弟。”蠕动一下喉咙,目光闪动,胡荣试图岔开话题。
“呵。”朱权咧嘴嘴角,脸上流露出畅快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胡荣说这番话。
既然如此,就别管他不客气了。
“才学吗?呵!巧了,今日正好有一首诗要送给两位大人。”朱权大声道。
一步往前,两袖清风飘荡,朱权开口道。
这首诗,是一位伸手挽天倾的读书人所作,两位大人问心自问,秉持这诗中的真意了吗?”
“若没有竹节为骨,热血未凉,意气仍在,是断然没有底气这样直抒胸臆的!
如此简单直白,需要对天下的人坦荡才可!但凡有一丝隐晦,都无从下笔。”
“好诗!这样的诗篇,可以刻在天下人心头!人间磊落,不过如此。”
“确实好诗!朱先生说这是一位挽天倾的读书人所作!能写出这首诗的人,可挽天倾。”
“是你作的诗?”
“不是,不过我一样可以作诗。”
在心里对先贤默念一句对不起,朱权开口。
“滚滚长江……都笑谈中。”朱权抬起头来,声音明朗。
这首词念出来,胡荣,杨靖脸上神情凝滞。
词乃绝品,但是,这还不是让他们目瞪口呆的理由,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尚不及而立的青年是怎么写出这么一首词的?
旷古达今,通透明澈!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大儒正立于江边遥望光阴长河,悠悠而叹。
这么一首词,就算放在上下千年的文化史中,也足以一笔光辉!千年不减。
“这词……”胡荣一时无言,目光微颤。
“你……写的?”杨靖的声音有些尖锐。
“青山依旧在……”有人喃喃自语,竟然像是痴了。
古往今来,所有读书人心中所想莫不是出将入相,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青史以留名。
但是,这首词竟然让人觉得人间意气不止于此,江河泛舟,借雪温酒,我自安然也是人生风景。
“草长……。”朱权抬起头来,往天上一指,悠然念诵。
许是巧合,天上正好有几只风筝随风飘荡,应该是一些少年在游戏。
听到朱权念诵出的诗句,看向天上的风筝,一时,所有人神情凝滞,心神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