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各怀鬼胎(2 / 2)
众士卒一怔,虽然大部分人仍选择逃跑,但毕竟有一小部分停了下来,聚拢在他周围。
人数虽不多,甄仲升却大受鼓舞,当即率领众人支援前线。
前线士卒见己方竟有后援,原本跌落到谷底的士气有所反弹,不可思议的挡住了隋军的锋芒。
而冲锋在隋军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驰援的数百精骑。
陈开亦在其中,只是他浑水摸鱼,并未真正拼杀,更有马赛兰、杨大力从旁保护,虽在战场之中,却无任何凶险。
只是这样一来,可苦了马赛兰了。
她一心要超过天下男儿,像花木兰一样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却要保护手无缚鸡之力的陈开。
虽有李世民的命令,以她的性格,若是不肯就范,谁也拿她没辙。
她深处战场之中,眼见同伴奋勇杀敌,不断建功,早已跃跃欲试,却始终不离陈开左右,倒也十分难得。
陈开眼见敌军稳住阵脚,大感诧异,低声对李世民道:
“看样咱们碰到硬手啦!
当初我军妙计奏效,左右精骑尽出,重创敌军,但不久敌军有一支生力军杀出,锐不可当,我军自此陷入被动。
依我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拜那人所赐。”
说着,伸手往甄仲升身上一指。
李世民深感赞同,瞥了陈开一眼:
此子颇有见识,当真只是一名马贩?
抬头望去,只见敌军为首之人面目清秀,哪里是什么将军了,倘若不着盔甲,倒似是一名书生。
他曾亲眼看到甄翟儿从眼前这个方向逃离,不愿放走“擒住匪首甄翟儿”的大功,当即命部下全力进攻。
只是一番攻势下来,敌军虽损失惨重,却丝毫未退,己方伤亡亦不小,不由得收起了小觑之心:
此人当真有些能耐,父亲在此人手下吃了亏,倒也不是偶然。
不禁起了爱才之心,便停下攻势,派说客前去说降。结果去说降的人碰了一鼻子回来,大骂不止。
李世民表面说对方不识抬举,安抚属下一番,心里却在想:
治军严明,指挥得当,又忠心耿耿,此等人才不能为我所用,着实有些可惜。
便在这时,王威所部已歼灭甄翟儿军其他残敌,过来与李世民所部汇合。
李世民见状,下马相迎,道:
“王将军辛苦,匪首甄翟儿就在前方,小子年轻识浅,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这擒拿匪首之功,注定非王将军莫属啦!”
王威微微一笑,道:
“二公子谦虚啦,虎父无犬子,二公子军威所至,敌人望者披靡。
眼下敌方区区残兵,焉能挡得住二公子的脚步?二公子切莫笑话老夫啦。”
他虽然很想杀甄翟儿灭口,但她曾对甄翟儿军做过详细探查,知敌军中以甄仲升最是难缠。
眼前明显是块硬骨头,能不能抓到甄翟儿还很难说,他可不想损失本部人马,为他人做嫁衣裳。
李世民也有着同样的心思,王威必定不会相助自己,即便是这样,打败眼前敌人自也不难,但伤亡必定少不了。
甄翟儿就算未能逃远,恐怕也会让养精蓄锐的王威部占了便宜。
倒不如放人一马,说不定那人承自己的情,以后能为我所用也说不定。
想到此处,李世民仰天打个哈哈,一顶顶高帽送上,与王威不断寒暄客套,丝毫不提攻打之事。
过了一会儿,手下来报,说是眼前敌人不战而逃,是否追击。
李世民、王威同时拍了拍大腿。
李世民抢着道:“追,自然要追!决不可让匪寇有再起之机!”
王威立即附和:“不错,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结果甄仲升率领上百残兵,从容而退。
李世民军与王威军皆无功而返。
陈开将一切看在眼里,撇了撇嘴,暗暗嘀咕:
演技真是浮夸,能不能走点心?
隋军大胜,身为主帅的李渊喜不自胜,当即决定论功行赏,升帐之前,和马正平一起召见了陈开、马赛兰二人。
李渊于陈开赞赏有加,并让他升帐之后与马正平同坐。
陈开受宠若惊,要知道军营乃是重地,帅账更乃重中之重。
李渊竟让他在论功行赏之时旁观,这是一个信号,李渊似乎已将他当成了自己人。
陈开想到自己太原之行没有白费,大是高兴,欣然接受,躬身致谢。
马赛兰见状,也想旁观,央求李渊。
李渊尚未答话,其父马正平一句“女子岂能登大雅之堂”,便将女儿堵了回去。
马赛兰尽管失望万分,但终究不敢违拗父亲,噘嘴离开了帅帐。
升帐之后,李渊居中而坐。陈开、马正平并肩坐于其下首。
众将士一进帐,目光不约而同的射向陈开,心中都在纳闷:
这年轻人是何人?怎会在此地?又怎能跟马先生平起平坐?
马正平在军中并无官职,但众将心中都明白,马先生乃唐公手下第一谋士,唐公号称“常胜将军”,一半都是马先生的功劳。
只是马正平严于律己,不通人情世故,不会左右逢源,在军中得罪了不少人。
但许多人虽不喜此人,但对他的才干能力却由衷信服。
因此,众将突然见到有人竟然能跟马先生平起平坐,都起了好奇之心。
大部分人认为此人倘若不是马先生的儿子,便是唐公的亲戚。
更有想象力丰富之人觉得此人是唐公的私生庶子,否则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何德何能可以坐在这个位置?
李渊见众将的目光不在自己身上,微微有气,轻咳一声,高声道:
“此战我军大胜,众将士劳苦功劳,在此多谢诸位啦!”
众将急忙移回目光,侧耳倾听,只听李渊续道:
“王将军以身犯险,甘当诱饵,重创敌军。待得敌军垂死挣扎,强行反扑,又是王将军力挽狂澜,奋力抵挡。
王将军实乃我军中流砥柱,此次我军大捷,缴获物资颇丰,一半交于将军,除此之外,另有嘉赏!”
王威大喜,躬身谦虚了几句,假装不受。
李渊再赐,如此三次,王威这才欣然接受。
李系众将眼见王系将军得意的神色,均大感不快,尤其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
李渊接着又嘉奖了数人,李系、王系中人皆有。
陈开冷眼旁观:此次功劳最大的当属李世民,为何李渊只字不提?
待到后来,就连李世民的属下都得了赏赐,但李渊却仍未提及李世民。
陈开心中一凛,渐渐明白过来:
这李渊果然是只老狐狸,他故意不提李世民,是不想让儿子在军中的威望高涨,可他是你的亲生儿子啊!
莫非这就是权势的诱惑力,亲如父子兄弟都要暗中提防?
怪不得大唐会有后来的兄弟反目,会有玄武门之变,会有逼父退位,这李家父子兄弟之间的斗争很早就开始了啊!
陈开转头向李世民望去,他知道李世民是最后的大赢家,自非普通凡人,虽然心中有气,必定不会表现出来。
但此情此景,儿子居然受到老爹的排挤,这换谁脸色都要凝重一些吧?
可陈开却猜错了!
只见李世民泰然自若,脸上竟还挂着淡淡的微笑!
没错,不是苦笑,不是阴阳怪气的笑,而是一脸虔诚的笑。
陈开有些懵了:这一家子到底都是什么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