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故意挑事(1 / 2)
听到晁盖如此安排,刘唐顿时垮下了脸。
不过无奈之下,他只能接受出使孙坚这么个苦逼的任务。
一路来回辛苦,等到傍晚回营,刘唐立刻向晁盖汇报最新消息:
“孙坚听说我们能帮他攻破轘辕关,很是兴奋。不过他需要先解决胡轸大军,让我们再耐心多等几天。”
晁盖皱皱眉头,心中若有所思。“你有没有打探到,胡轸大军现在已经到了何处?”
“好像听孙坚说过,胡轸大军大概今天就能到广成聚。”
“不好!”
听到这个消息,晁盖顿时惊呼一声。
“如何?”吴用也紧张起来,“难道又有埋伏?”
晁盖摇了摇头,立即下令道:“全体集合,我们必须连夜赶到阳人去与孙坚汇合!”
“这是为何?”
吴用大惊失色,“不是说好只帮孙坚入关吗?如今胜负未分,我等岂可轻举妄动?”
晁盖不知怎么跟吴用解释。
他知道孙坚肯定能打赢这一仗,但也没法像个神棍一样,直接断定此事。
晁盖想了想,重新组织了下语言,换了个似是而非的理由。
“这场仗是我们讨董扬名的最后机会,所以必须全力以赴。大战当前,我决定还是先去实地考察一下。
“秀才你留下,带着刘唐收拢人马,打探轘辕关的消息。等我们带孙坚大军过来,最好能够一鼓作气拿下轘辕关,不要在这里耽误太长时间!”
晁盖觉得这场仗反正稳赢,带上吴用这个弱鸡也是累赘,还不如把他留在这里做点有用的事情。
吴用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接受了安排。
晁盖带人连夜赶路,在子时之前终于赶到了阳人孙坚大营。
一番鸡飞狗跳之后,孙坚带着满脸起床气接待了晁盖几人。
“你是说你们在董卓军中安有内应?”
晁盖是以桥瑁亲信的身份与孙坚接触。毕竟以他区区队率的职位,实在是不够资格勾搭上孙坚这样的诸侯。
好在帐下督的身份令牌还在,这时倒是有了些意料之外的作用。
为了引起孙坚重视,晁盖还特意忽悠孙坚,说他们在董卓军中内应有重大情报汇报。
孙坚一脸不善地看着晁盖他们。
如果不是有事关战局的重大消息,他是不可能半夜三更爬起来亲自迎接晁盖这样的大头兵。
“是!”晁盖躬身行礼道,“晁某接到最新消息,胡轸军今晚必然连夜过来偷袭!”
“怎么可能?”
旁边闪过一个满面风霜,身形魁伟的武将。此人满脸质疑道,“胡轸大军今天刚到广成,早已人困马乏,如何敢于连夜来袭?”
孙坚抬手介绍道:“此为我中军司马程普程德谋,是孙某麾下第一悍将!晁队率可以直言。”
晁盖点了点头,向程普行了一礼,然后问道:“程司马可知胡轸大军兵力部署?”
“此乃我军打探重点,本将岂能不知?”
程普冷然,面色颇为不悦道,
“胡轸为大督护,亲率五千步骑,另有骑督吕布统率一千并州狼骑。不知晁队率有何高见?”
晁盖轻笑道:“胡轸临行前曾经扬言,这次出征,他必定要斩杀手下一个青绶大将,才会整军收兵!将军可曾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戴青绶秩别两千石,是汉代官员品级的标志。
这个级别,至少是都尉以上的高官。
胡轸此举,摆明就是针对非西凉派系的骑督吕布。
一部分嫡系西凉军,一部分其它派系杂牌——这是董卓对方面军的常规兵力布置。
如此操作,可以最大化利用各派系的作战兵力,也不至于造成军权失控。
徐荣和李蒙的配合,同样属于这样的安排。
徐荣取得连番大胜之后,董卓也从心底认可了这种模式。
可惜胡轸不是徐荣,吕布也不是李蒙。这两人明争暗斗,矛盾已经上升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
实际上胡轸比较稳妥的做法,要么跟徐荣一样,暂时退让一步,想办法在战前缓和矛盾;要么干脆找个理由给吕布定罪,直接杀人夺取兵权。
胡轸既没有缓和矛盾的胸襟,也没有杀人夺权的魄力,最后做出了最为愚蠢的选择——嘴炮。
或许胡轸本意,只是想要震慑一下并州兵,让这些人老实听从军令,不要以为有吕布撑腰,就敢不把他这个主帅放在眼里。
在胡轸眼中,大概这就属于敲山震虎的常规操作。
不过他这种做法,在性情桀骜的吕布面前,肯定不好使,最终只会进一步激怒吕布。
将帅不和,这里面就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程普愣了愣,不禁惊喜地追问道:“胡轸果真如此说?”
“千真万确!”
晁盖郑重地点了点头。
孙坚长史公仇称在旁感慨道:“胡轸不愧为‘凉州大人’,一身羌胡习性。
“看胡轸此番做派,分明是以主人自居,视并州兵为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