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谈论商业(1 / 2)
时镇和刘备来到一楼,两人相对而坐。
刘备直接发出了疑问:“先生,我发现咱们圣境山是没有商业的。既没有店铺,也没有交易,甚至金钱都不流通。是不是我们完全不需要搞商业?”
“在目前环境下,圣境山的发展不宜进行商业化。”
时镇神色从容,微笑道:“我们为什么不搞商业化呢?这是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所决定的。”
“商业化,其实就是货币化。货币可以促进商品流通,完成资源分配,对贸易和金融资本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刘备有些名词都听不太懂,因此都开口询问,时镇也都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当刘备搞明白之后,时镇继续开口。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是要搞商业的,商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也有利于贸易。至少对于我们来说,商业的繁荣,就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增加。”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搞商业。”
时镇伸出手,做了一个手势:“我们现在还是一穷二白,辛苦创业的阶段。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资源积累,人们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基础的生存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集中力量办大事。”刘备听了,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细细琢磨。
即便刚才,时镇只是跟刘备讨论了一些问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讲课。
时镇则开口说道:“发展生产力,就如同行军打仗一样。分散了,便力量薄弱,集中了,便力量强大。把一个人丢在深山老林里,他几乎不可能发展出来工业。但把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丢在深山里,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技术指导,他们早晚也能发展出工业。”
但先生的每一句话,包括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提问,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早已经让刘备钦佩的五体投地,彻底信服了。
“先生,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我听说咱们圣境山的船队,在沿途做生意、做买卖,有些工人都能搞到酒喝了。”
“有这种事!?”时镇大为讶异。
想到这里,刘备朝着阁楼里的一个六岁小孩子看去,只见此人一脸认真神色的盘膝坐着,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时镇。
就在刘备心中感慨万千的时候,先生再度开口了。
因为时镇的课,实在是太精彩了!
姜维,以及所有书院弟子对先生那种毫不掩饰的崇拜,刘备已是感同身受。
他们进屋之后,都非常默契的对时镇拱手行礼,然后安安静静的坐在了一旁去,似乎不敢打扰时镇和刘备的对话。
货币化,会导致弱肉强食,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最终资源朝少数人手里集中。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时镇问道。
如果足够公平,自然会激发所有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社会也将空前繁荣。
时镇听完之后,沉吟良久。
说到这里,时镇稍稍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憧憬之色。
“说得好。”
“玄德,我问你,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生产力?”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采取了物品交换的最高效率——也就是直接以物换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货币的‘损耗’——比如贪污腐败和特权。”
此人,正是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