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他的字,是比我好一点(2 / 2)
这还是光从品相上来说的。
关键,李阳之后肯定也会做出新的来。
这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李阳的处女作,收藏价值那可是高出天际去了。
只可惜啊,他对赚钱没什么兴趣。
这种事情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但随后,正当陈吉军放下手机,打算离开的时候。
李阳忽然从房间里带了一摞纸出来。
那些纸张,清一色的都是正红色的对联纸。
一般来说,这种纸在乡村见得比较多。
一般就是用来裁剪窗花,写对联什么的。
这边的李阳从里面抽出了一些,随后将其整整齐齐地裁剪了出来。
分成了同样大小的两摞。
估摸着,估计得有个上百张左右。
将这些纸张裁剪好后,便将其放在了桌子上。
随后抽出一张砂纸,开始在砚台上打磨了起来。
将表层的蜡封处理干净后,随即又往里面倒入了一些清水。
随后便开始研墨。
一边动着手,一边开口说道:
“一般来说,文人墨客们为了彰显自己的建安风骨,都会十分讲究研墨的手法。”
“传统书论有墨分五彩之说,指的是浓、淡、润、渴、白。具体地说也就是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书画简洁而丰富,古雅而豪迈,书画的气韵则取决于笔墨的气韵。”
“研墨十分讲究轻重缓急,同时研墨者姿势要端正,保持持墨的垂直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可斜磨或直推,更不能随意乱磨。”
“研墨一定要用清洁的水,不可用茶或热水,且用水宁少勿多,墨浓了,加水再研。”
“因为研墨的要求高,墨要研得浓淡适中,书写起来顺手,需要研墨者的耐心与静心。”
“表面看,研墨研出的是细腻顺滑的墨汁,而里子里,研墨也在研心。”
“墨从被动研磨的状态,逐渐地变成了主动的研磨人心的状态,人与墨在此时深切互联、彼此互动。”
“古人通过研墨的过程,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体会墨与水的融合,让自己的灵魂真正沉浸在文房中。”
“通过研墨让心灵通达,此时人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得到无限放大,听风声,闻鸟鸣,品茗香,体会墨越研越细腻的状态。”
“正如…哦,你们看,这样墨就已经研出来了。”
说着,他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此刻的砚台之上,已经积满了漆黑的墨汁。
李阳缓缓将那些丹红色的对联纸平铺在了自己的桌子上,随后用镇石压住它。
接着,从一旁缓缓抽出了一根古老的狼毫笔。
“试一试笔怎么样,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李阳说着,稍稍提起笔来,笔锋稍微沾一点清水,随后才蘸入墨池之中。
接着,提笔落字!
“草木有意,烈火无情!”
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八个大字。
“哇,站主的字写得不错啊。”
“嗯,确实,写得是比我好上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