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一往无前(2 / 2)
一路上,手无缚鸡之力的剑圣本以为会遭到北胡人的虐待甚至杀戮,谁知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有一对年老的北胡牧民,带着他们的女儿,一道与读书人打扮的剑圣同行。
老牧民夫妇给了剑圣一条羊尾,帮着他熬过了最饥饿的那一个夜晚;老牧民的女儿借给他一块破布,他围那块破布捱过了最寒冷的那一个凌晨。
剑圣随着北胡军民渐渐深入大瀚雁州腹地,他们很快见识了大瀚边军的反击。
那一战,大瀚边军冒夜而来,向着人数比他们多很多倍的北胡大军发动进攻。大瀚边军全军覆没,无一人退走。
那一战,北胡大军亦死伤惨重,连随行百姓也被大瀚边军屠杀过千。
那一战,老牧民夫妇和他们的女儿都被大瀚边军在乱军之中砍掉了脑袋。
年轻的剑圣看着那三具尸体,看着那些被自己故国大军屠杀的孤儿寡母,再看看全军覆灭的大瀚军团,又是心碎又是迷茫。
他不知道,也想不明白:天下人到底为何而战?
北胡人侵入大瀚,不过是躲避雪灾求生。
大瀚边军全军战死,当然是在守护家园。
北胡人错了吗?
大瀚军错了吗?
剑圣自此性情大变,发誓要找到止兵息戈的方法。
他回到大瀚,入剑魂门。
四十岁那年,他直入七品,成为剑魂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七品武夫,此前,宗门几百年来最年轻的上三品为八十五岁。
剑圣以为自己入了上三品,就此可以为天下人说几句话,主持一下公道,谁知,剑魂门当代门主却把他带到了一处隐秘的所在。
那处隐秘的所在当然就是通天石碑。
通天石碑是剑魂门门主都没有资格进入的所在,剑魂门当代门主只是把四十岁的剑圣带到通天石碑的大阵之外,便悄然离去。
四十岁的剑圣在那里见到了剑魂门四百年前的开山宗主,也就是第一代的守碑人。
剑圣记得,那位形如枯槁的老者问了他一句话:
“你可愿做守碑人?”
剑圣当然不愿意,他志在天下,怎会愿意成为什么守碑人。
之后,他的师祖也并未逼迫于他,仅是对他说道:
“我寿元将尽,今夜即将归去。走之前,我把体内真元赠送于你,请莫要推辞!”
自己的祖师要死了,死前仅有的愿望是将毕生修为传给自己,剑圣再怎么不愿也无法拒绝,他答应了自己的祖师。
当夜,剑魂门祖师第一代守碑人与世长辞,悄无声息而去,恰如树上掉下一片叶子。
剑圣接纳了祖师的真元,一夜之间,直入七品巅峰,继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三品武夫之后,极有可能成为这世间最年轻的八品武夫。
剑圣离开他尚一无所知的通天石碑,去走他的江湖路,去开创他崭新的人生。
三年后,大瀚朝皇室内乱,三位王爷联手造反,杀死了当时的皇帝。之后三位王爷又各自为了让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开启了混战。
混战持续一年半,只杀得大瀚天下人头滚滚,伏尸百万。
坐镇边塞,同时守护北胡和大瀚两国边民的剑圣,不得已,返回到大瀚境内。
剑圣归来当然是以战止战,欲斩杀三位造反的王爷,还天下一个太平。
他并未使用什么行刺的手段,而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向那三位王爷下了战书。
战书上写有十个字:
“尔等不配为君,我必杀之!”
三位王爷中的第一位,对那位下战书的江湖武夫毫不在意,直到剑圣一人一剑,杀入他的军营。
那一战,剑圣孤身一人,仗剑而走。
所过之处,一千铁骑皆伏尸;
所到之地,五千铁甲尽枭首。
他扯着那位王爷,将他丢在残余大军的眼前,当着那三万大军,一剑将那王爷腰斩,并且坐在那,眼睁睁看着那王爷惨呼两天两夜,方才气绝身亡。
经此一战,剩下的两位王爷急忙联手,聚集了五万大军以及难以计数的江湖武夫,并将这遮天蔽日的大军屯于大瀚陪都北门,只待迎战剑圣。
那一日,陪都北门北风凛冽,剑圣本以为又是他一人一剑,杀穿而去,谁知他的宗门剑魂门竟然前来助战。不仅来了,而且上至门主,下至伙夫,凡十六岁以上者,无一人缺席,悉数到来。
剑圣提剑立于阵前,朗声说道:
“剑魂门者,护卫天道!诸位,请随我为天下苍生起剑!”
“为天下苍生起剑!”
“为天下苍生起剑!”
“为天下苍生起剑!”
剑魂门一门,倾巢而去。
剑圣一人,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