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上课(2 / 2)
关兴听诸葛亮这样一说,也是害羞的摸了摸鼻子,同时将目光看向凌云。
得到诸葛亮的认可,固然让关兴感到高兴,但他更希望可以得到凌云的认可。
凌云见关兴的目光看过来,也是微微点头,随后开口道:“你只看到了均田制的深层作用,却没有看到均田制和屯田制的差异,不过也算你有进步。”
“正好,还有一段时间才到成都,我来给你们讲讲均田和屯田的差异处吧。”
凌云坐了下来,摆了摆手道。
“首先,你们要明白一点,均田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屯田制的改进制度,在屯田制的基础上做出的改动,但又不能说是完整的改进制度,这很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均田制的出现其实很复杂,而屯田制是由曹操发明并推广出来的,发明出来的意图其实是好的。
想要打破世家大族在粮食方面的垄断,避免每次大军出征都要找世家大族要粮。
关中之战,打西凉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还有刘备攻打益州也是,他们在出征前,都得先找世家大族要到足够多的粮草。
就是因为大部分的粮草都被世家大族掌握在手中,刘备,曹操手中空有精兵,而无后勤。
屯田制虽然可以改善这一点,但他的缺点也是巨大的,会导致底层人民流动性变差,进一步的帮助世家可以垄断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进,两晋时期,屯田制被破坏,直到北魏,隋唐时期才以屯田制为蓝本,推行出了均田制。
“但均田制从出现的那一刻起,最大的作用还是为了削弱世家对土地的控制权,至于归属感什么的,那都是附带的,屯田制也是如此,这是两者共同的点,而差异的点就在于,屯田制的底层人民叫屯田兵,而均田制的底层人民叫农民!”
凌云语气平淡的说道,均田制的出现,正是确立了汉域的道路。
以农业为根本,不断发展的汉域文明。
在均田制出现前,即使是统治势力都不清楚要走那一条道路,是要无限扩张,还是要扎根中原大地。
秦走的道路是无限扩张,汉走的道路是扎根加扩张,这才有了汉武帝逐鹿草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凌云话音落下后,关兴的反应到还算正常,但诸葛亮却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别急着激动,这两项制度为什么会出现呢?你们有没有想过?”
看着激动的诸葛亮,凌云微微一笑,再度发问。
“不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土地的垄断吗?”
关兴听见这话,顿时有一些不解,这一点凌云之前不是已经给出了答案吗?
“是为了统治者的政治需求?”
诸葛亮不愧是卧龙,并没有被凌云之前的答案牵着走,而是试探性的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