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痛打落水狗与襄字旗(1 / 2)
康平十二年的冬天,异常寒冷。
渭河的冰结得比往年都厚。
骆七安置在河内的援军,无需绕道,顺利渡河。
秘密抵达留县时,恰好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他们在本该阖家团圆的除夕夜突袭了梁实统领的东海军大营,留县城内的陈宣立即率守军呼应出击。
因为一连串的胜利,东海军尚且还在愉悦的庆祝气氛中,伴随着轻敌情绪的滋生,他们完全没有察觉到来自河内的敌军早已悄悄南下。
东海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一夜之间即被击溃。
东海王亲弟弟梁实于乱战中被杀,陈宣割下了其头颅,悬挂于军营之中,以振军势。
与此同时,李慎之与平淮王从九江抽调来的军队大战于陈郡。
李慎之这只被骆七暴打过后的落水狗,即便军事才能再出色,这一次也无法力挽狂澜了。
他匆忙撤出陈郡,往许昌逃去。
但他没料到,在许昌北,有另外一支大军正摩拳擦掌地等着他。
——一举歼灭鱼尚的四万大军后,仅仅只是守村或者守城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苍山郡兵士们在战场上一展拳脚的雄心壮志了。
在郡中休养生息近五个月后,郡守林开像是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召集了半个郡的兵马,披坚执锐,朝南边的许昌行军。
“兄弟们!此前李慎之派鱼尚领军,伤了不少我们的父老乡亲,现在报仇的机会来了!”
“主公命人传来消息,李慎之携残部逃离陈郡,必然要在许昌重整旗鼓。咱们绝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康平十三年的正月未过完,苍山大军们便气势汹汹地开拔。
由于信报传递的延时性,到许昌时,李慎之已经先一步入了城。
未能将李慎之截杀在城外,固然有些可惜,不过苍山的兵士们习惯了守城,难得有攻城的机会,新鲜之余也动力满满。
李慎之在城中一口气还未喘匀,外头就传来了攻城的消息。
“听口音是苍山的兵!”
一听到苍山二字,难免想到折在那里的鱼尚与四万大军。
李慎之喉头一紧,难得愣住了。
他擦了把溢出嘴角的鲜血,沉着脸问:“敌军将领是谁。”
“应当是郡守林开……但不知为何挂着襄字旗。”
“襄?”
李慎之皱了皱眉,却没工夫细想了,他迅速提笔写了封求救信。
“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三川与盛京!”
三川离得近,但兵力未必够;还得让太川王从北地与汉中再调些援军来。
只是盛京离得远,眼下只能希望三川能及时增援,以解燃眉之急了。
然而李慎之没料到,苍山军火力之凶猛令他根本等不到三川来援。
别人攻城靠云梯与堆人头,苍山却靠架在战车上的怪武器。
许昌的老城墙在接连的攻击下摇摇欲坠。
李慎之受了伤,没有亲自登城门守城。
可他在后方也没法好好养伤,传来的消息让他越听越急火攻心。
“什么叫城门被轰开了?这才多久!竟只能坚持这么久吗?一群废物!”
传话的人很是委屈,敢怒不敢言地想,您要是亲自去看看,就说不出这话了。
鱼尚死在苍山,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慎之气急了,又吐了一口血后,还是抄起长枪走了出去。
他并不想马革裹尸,但更不能当缩头乌龟,一来太川王不会放过他,二来他的雄图霸业也会灰飞烟灭。
他只能拼死一搏。
他想,他的运气一贯很好,总能绝处逢生。
城门果然早已大开,在弥漫的硝烟中,街头巷战异常惨烈。
目光所及之处,横尸街上的几乎都是他的兵。
李慎之张了张唇,却没力气怒吼,也找不到说辞来为他们鼓劲了。
他们经历了太漫长而紧凑的征伐,从彭城逃到陈郡,又从陈郡逃回许昌,他们的士气早就被磨没了。
接连战败的兵,面对强大的对手,不存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
现实是,只会被敌人砍瓜切菜一般、斩与刀下。
…………
远在长沙郡郴县的楚襄看不到许昌城内的情形,心中难免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