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杀人诛心与土匪附身(2 / 2)
越是深想,疑惑越多。
楚熠终于发现,在他醉生梦死、在他深陷朝堂博弈、在他疲于应付中原之乱的时候,他的九妹妹在遥远的辽东韬光养晦,偷偷摸摸地干了很多他完全不知道的事。
这一切该归咎于什么?
归咎于交通困难、信息传递不易、南方封闭自治吗?
楚熠不得不承认,最重要的理由是他的狂妄自负。
是他太过轻视她。
可他的“轻视”分明是人之常情啊——因为她只是个年幼的女子,不是吗?
他何苦要忌惮一个没了父母的小姑娘?
此刻后悔不曾忌惮她吗?
楚熠也不清楚,他心中似乎更多的是疑惑。
他想知道,他的九妹妹到底做了些什么。
…………
楚襄不知道那一对相伴走过二十多年的君臣、如何在牢中互诉衷肠,她正陷在暴富的兴奋中不能自拔。
她家统子也很没见过世面地呜哇大叫。
“咱们发财啦!宿主!这个月,我的典当行业绩一定能在所有同事当中一骑绝尘!”
一国之君的行宫可与贵族豪强不同。
光是宫中的佩玦与绶带便是千金之价,毕竟这二者都是帝王身份地位的象征,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都是上上佳。
哦,对了,还有天子之冠,上面所镶嵌的珍珠、玉石都是这世间最顶级的,每一顶拿在手里都是沉甸甸的。
楚襄挨个塞进典当行,争取不错漏一个。
塞得差不多了,看到琳琅满目的帝王制服、内衣外袍和大氅,上手摸了摸。
质料和做工自然也是十分考究的,却不如玉石值钱了。
楚襄嫌弃地啧了声,还是卖了。
反正她又不穿。
接着是楚熠那鎏金镶玉的鞋靴等。
总之,楚襄最后离开的时候,帝王寝殿与私库空空荡荡,宛若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楚襄也不耽误时间,转道就去了太后宫殿。
——原以为太后出逃,宫中值钱的物件可能也被尽数带走了。
但大约是为了不让楚熠起疑,加上逃命要紧,宫中的陈设依旧奢华无比。
太后应该只带了银钱与一些贴身常用的首饰。
楚襄眉开眼笑地继续倒卖。
太后宫中还多了很多梳妆用品,但凡和金银玉石沾点边的,都没逃过她的“掠夺之手”。
梳妆台上最后只剩了些不值钱的脂粉。
说是不值钱,可放在普通百姓家中,却是昂贵之物。
比如太后用来妆饰面部的“粉”,是将梁米等谷类经过精细研磨后,再过滤、沉淀、暴晒,然后才能涂抹在脸上。
那位太后可是出了名的爱美,应该日日都要涂粉,也不知道多少百姓用来活命的粮食就这样被她用在了脸蛋之上。
还有那用红花汁调和米粉制成的胭脂也是,也不知占用了多少百姓的口粮。
楚襄想了想,把脂粉、调制脂粉的用具、奁盒等也放进了典当行。
搜刮完了整个行宫,就轮到了江州城内的大姓望族。
不是楚襄专制独裁,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望族一网打尽。
纯粹只是因为这些根基深厚的地方大户都是潜在的隐患,若是不彻底拔除,难保给她惹出什么乱子来。
她不打算花费人力与时间一一去验证他们的忠诚与良心。
在她治下,就是不能有会给她带来后患的势力存在。
于是,依靠绝对的武力压制,楚襄毫不犹豫地没收了这些人的家产。
其庄园内的畜牧养殖、果蔬桑麻以及酿酒等产业,都归拢到了楚襄名下。
而她也是利用这些产业,邀买普通百姓的人心。
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赚嘛。
凭什么让那些大户垄断?
至于各处庄园之中的金玉珠玑、珍品异宝,同样进了典当行。
大姓望族痛骂楚襄这土匪强盗般的做派,暗中咒骂其一定会引起民愤,早晚会被赶出江州城!
然而骂骂咧咧的只有他们,普通百姓在短暂的惊慌与恐惧中,很快迎来了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