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重建家园与巴郡陷落(2 / 2)
所谓安置营,其实就是把从前大户人家聚集的那条街给围了起来,出入口还有兵士把守。
进了安置营,彭玉给对接的人说了几句什么话,便要回城门口继续工作了。
临走前,她特地跟石龄说:“这里的人都很好,会把你们安排妥当的。你要是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大多数时候还是在东边的医营的。”
她伸手朝东指了指。
石龄循着东边看过去,才发现那边空旷的街上,额外设置了栅栏。
有单独的蓝色小房子,还有穿着白色外袍的人进进出出,忙碌不已。
石龄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彭玉摸了摸她的额头,“那我走了。”
石龄朝她挥手,“姐姐再见。”
彭玉走了,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红色的水果糖,塞给石龄。
“就这一颗糖了,给你吧。”
彭玉很认真地道:“别害怕,要相信这里的人。”
石龄盯着那颗从未见过的糖果出神,明明听清了彭玉的叮嘱,但她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彭玉也不再多说了,“真走了。”
等彭玉走远,石龄才握紧了糖,低低嗯了一声。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石龄都没有再见到彭玉。
彭玉很忙,石龄进了安置营以后,也忙得脚不沾地。
江岸边稀碎的码头要重修扩建,以后再有船队过来,停泊、登陆也方便些。
城里有主的房子要修缮,她们总不能一直住在安置营。
无主的房子也拆拆改改,改成了学堂、医舍。
还有城外荒废的农田,也要重新沤肥,等春耕一到,后勤营就会把粮种发下来。
各种各样的事情,堆在一起,似乎一眼望不到边。
石龄却干得分外起劲。
原来她不是来安置营为奴为婢,或是任人蹂躏的。
而是用双手重建自己破败的家园。
领着她和小姐妹们干活的军士,偶尔也会心疼叹一口气。
“哎,城里的青壮不是征兵征走了,就是逃得七七八八,倒是苦了你们这些小姑娘了。”
石龄这个时候就会挽起袖子,露出自己日渐结实的胳膊,“大哥你瞧,我这胳膊比有的男子还粗壮呢。”
大哥被她逗笑,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呀是呀,真粗壮。以后在食堂里再多吃点,保准长得比我还有力气。”
石龄哼了一声,继续哼哧哼哧地干活。
再见到彭玉,是奶奶身体逐渐康复,彭玉特地过来再把了一次脉。
但她忙极了,连逗留多说几句家常话的时间都没有。
石龄送她,只能慌慌忙忙地拿出攒下的花生牛轧糖。
后勤营每七日会发一次甜食,要么是香甜香甜的糖果,要么是软乎乎的麦包。
石龄觉得哪样都好吃,她忍着嘴馋,好不容易存下了几颗花生牛轧糖。
若是彭玉再不来,她怕是要忍不下去了。
彭玉笑着推了推她的手,“自己留着吃吧。”
石龄不肯,彭玉想了想就收下了,“那等你家修缮好了,从安置营里搬出去时,我来送你。”
石龄重重点头。
搬回家的那日,外头传来消息说,有一支船队从巴郡正南武隆县登陆,一路攻伐,直抵江州。
另有一支船队北上花垣县,截断了皇帝楚熠北逃、与李慎之汇合的道路。
汉中与巴郡之间本就有山脉阻隔,只靠漫长而险峻的山道连接,李慎之得到消息,南下回援也是来不及了。
最终,巴郡陷落,楚熠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