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所向披靡与仓皇出逃(1 / 2)
吕乾月是没读过书的莽夫,可他说到做到。
他的大军一路披荆斩棘,成功在柘州会合。
此处是平淮王的封地,见封地守军不敌,平淮王只能向周边“弟兄”求助,自然没人理他。
他把心一横,干脆亲自挂帅上阵。
只要一举拿下吕乾月,他的声望与势力都会大涨。
可惜不到半个月,他就灰溜溜地逃回了老家。
平淮王没料到,此时的存义大军已经有了两千乘战车,六千余名骑兵,步兵近四万人。
此时周边藩王们才意识到,再不联手,就会被分而食之。
他们开始出兵,想着趁吕乾月兵疲马乏之际,摘个桃子吃。
可是吕乾月的大军已经毫不犹豫地离开柘州,开展新的攻势。
吕乾月带着主力北上,直奔三川郡荥阳,这是关中最重要的军事基地。
骆七则领兵西进,直奔武关,这里是出入关中的南大门,只要拿下武关,便能阻拦回过神来的东南藩王驰援关中。
康平四年,十二月,吕乾月一路所向披靡,长驱直入到了渭河一线。
寒风料峭的清晨,吕乾月勒马收缰,看着河对岸修了一半的渭河行宫,不由得微微出神。
一眼望不到边的庞大地基已经夯筑完毕,高台楼阁拔地而起,可惜半个东面还是空着的。
但眼前的巍峨建筑,已经能让吕乾月想象出,曾经有多少人在这里艰苦劳作数年。
此刻,那些人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那位暴君直属的神使军。
过了渭河再往西,便是洛州与盛京了。
算是已然打到了皇帝家门口。
楚熠一边慌得不行,一边勃然大怒,指责满朝文武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满朝文武被骂得哑口无言,没办法,存义大军兵峰所向,各州官兵无不望风崩溃。
各藩镇也闭门自守,只能靠他自己的神使军了。
问题是,神使军听着威风,可真的靠谱吗?
楚熠自己心里都有点发毛。
作为神使军现任最高指挥官,薛复温柔地安抚躁动不安的皇帝陛下。
“陛下不必过于担心,神使军立军多年,经验丰富,那群草莽无论如何,都不会是神使军的对手。”
这一场对仗,在渭河两岸持续了半个月。
在胜负结果未出来之前,就连手握史书的楚襄也没有妄下定论——毕竟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
但她个人并不看好神使军。
神使军的确祖上辉煌过,不过从楚熠这里开始,这支军队就走下坡路了。
因为这支作为中央震慑藩镇的武装力量 ,其现任最高指挥官却是内廷宦官出身。
薛复八面玲珑,擅长阴谋诡计,也能把皇帝哄得团团转,但带兵治军是另外一回事。
他从皇帝手里哄来指挥官的头衔,不过是方便他敛财。
如今的神使军里很多盛京富家子,贿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赏赐,但是这些人贪图享受,从不训练。
原历史上,一旦要出征,家里便出钱雇佣穷人代行,根本无法打仗。
这么一群绣花枕头,扛得住吕乾月的起义大军?
事实证明,的确扛不住。
半个月后,神使军落荒而逃,吕乾月顺着那条连接渭河南北两岸的复道与桥梁,顺利渡河,兵临洛州城下。
洛州繁华,又是大燕开国皇帝的老家,一直以来都被默认为大燕的陪都。
洛州留守还算半个皇亲国戚。
可是在生命安危面前,楚熠的这位远房亲戚果断抛弃了亲情。
吕乾月入城那天,他亲自率百官迎接。
这可把楚熠气个半死。
在岭北草原听八卦的楚襄则是慢慢“染上了”霍浔的毛病。
她也跟着担忧起来,因为历史开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