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41章 粮食大丰收与土豆开会

第41章 粮食大丰收与土豆开会(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都是重生,我为啥这么浪?  重生第一天,校花请我吃进口糖  我的身份千千万  让你来凑数,你唱什么青花瓷?  我靠捕鱼实现人生自由  洪荒混沌魔神,开局拆了聊天群  港综:警界大魔王  逃婚3年被抓回,偏执老公难哄了  主播收敛点!真别深夜放毒了!  天宫傀儡神人残卷 

过了两日,霍浔便带人出发了。

楚襄在城里也没闲着。

山蛮这个心腹大患解决,接下来百姓就能心无旁骛地收割新粮了。

其次就是大棚的搭建工作——

她在骊河下游划了一大片地,然后领着工匠和山蛮俘虏开始了大棚建设。

第一座大棚是她手把手地指导着搭起来的。

其实也不难,主要是钢管与配件的连接与栽埋。

根据大棚走向,先定出每根钢管的位置,左右两边尽量准确,防止误差太大导致大棚扭曲变形。

再按照每个点的位置打洞,把钢管安进孔洞里。

最后在大棚两侧各挖一条深沟,把膜布覆盖在钢管上,膜布边沿埋于沟内,用土夯实,再用压膜线固定。

在大棚的一端还要预留下一个活动帘子的位置,用作门和通风口。

一个大棚建好,剩下的就能照猫画虎。

楚襄偶尔会去视察一番,俘虏还算老实,大概知道要是不老实,可能就会人头落地,所以干起活来倒也不偷懒。

不过楚襄还是看他们不顺眼。

一想到这些人奸淫掳掠什么事都干过,就觉得现在让他们住在城外临时搭起的草棚里、给他们吃县衙仓库陈年的麦粟都算是便宜他们了。

在楚襄这里,这些人没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只能接受一辈子的劳动改造。

等大棚建完了,就让这些人在临时草棚的基础上,垒些土坯房,围个监狱出来。

——如此,他们也算是亲手打造了自己的“家园”了。

监狱建在城外,刚好也方便这些人在地里干活。

大棚的事不用操心了以后,楚襄回了城,歇不得一会儿,又看着手里的账本发愁。

“大战”结束,之前各县城来投军的人都“赖着”不愿意走了——

大半是因为招兵时承诺的待遇太好了,他们舍不得那份军饷。

她的家底还是丰厚的,今日又将山蛮的金银财宝入了库。

瓷器在南方的大户人家广受欢迎,已然成为楚襄的一大进项。

加之纸坊的产量日益提升,县城的办公与教学需求渐渐饱和,马上可以内销转出口,随着瓷器一同南下,又是一笔收入来源。

所以想养这些人的话,并不吃力。

何况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要是不用心养着,又怎么能要求战士们在关键时刻为你浴血奋战呢?

那些临时抓来的壮丁上了战场其实都是炮灰,根本不顶用。

考虑到战火纷飞的未来,她需要早做准备。

因而楚襄决定做这个长期投资,只是战时与闲时的军饷肯定是不一样的,闲时砍半。

其他照旧。

新的政策很快发布出去,投军的百姓们毫无异议,军饷砍半,每月仍有一两银子。

而且他们之后会定期随着殿下手底下的队伍训练,那就意味着以后不论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能操起戈矛保卫自己的家园。

于是自然而然地,寓兵于农的状况就这么形成了。

半个月后,霍浔从初成形的牧场归来,又在公主殿下推行的政策基础下,提出了几条建议。

从亲兵与霍家亲信旧部中挑出精锐,下放到各县城,领着各县城投军的人日日操练。

这也就意味着,各县城即将拥有自己的专业“武装力量”。

楚襄不由得想到后世某些朝代的军镇,要是能将辽东的县城都逐渐发展成军镇,全民皆兵,倒是美事一桩。

只是目前财力有限,先重点发展永宁周边的这几个县城吧。

…………

十月中旬,新型粮种的收割基本完毕。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拒绝我表白,怎么哭的还是你 十天后网游入侵,氪金百亿我无敌 惊奇:乞丐会武功 华娱从2002开始 文娱盛世:只想当咸鱼 万缕穿线,娶了女帝帮我看店 我在诸天万界收取破坏费 在印魔卡了,跑还来得及 我在异能管理局的那些年 刚追到前世女友,白月光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