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常见的成长经历(1 / 2)
5月16日9:22,慕正光督守的三号赛场,第一轮比赛告终,一半人被淘汰,不会再来了。第二轮比赛12:00才到,他回到宾馆补觉,来时带了份饭,边看比赛边吃。
第一轮比赛是大范围筛选,他记录了几十个名字。到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这些名字会被逐渐划去,最多只剩下十个。第一轮的基础打好了,后面三轮的工作量会少很多,只需观察特定的人群即可,纸上无名之人无需关注,省心省力。
齐文景的索伦森之力,龚东胜的岩浆之力,潘丙霖的雾之力,袁叶琦的影之力……这些人都是核心观察对象。
慕正光不免推测索伦森之力和哪种元素有关联:暗?光?都不像。至于金木水火土,更不可能。这些优秀选手的元素属性似乎都不太容易看出。岩浆之力与土、火相关,这是常识,但也未必准确。雾之力可能与水元素有关,但这同样也只是猜测。影之力和暗有关吗?不一定。
我本人的属性也不与能力对应。火元素和存在力,怎么看怎么没关系。盈同学也是如此。换个思路想,会不会是因为存在力、运行力过于抽象、崇高,没有与之相配的属性,所以才显得“不合群”?像卢浩那种光色契合对应的能力和属性,堪称百里挑一。对了,卢浩的赛场不在碧海体育馆,我监考期间不让用手机,没问他第一轮有没有赢,应该赢了吧?
齐文景的前半生充满了“普遍性”。
百川城物价低,收入低,外出打工的中年人数不胜数。留在原地的人在殷切盼望中,走向一眼能看得到头的“未来”,至少齐文景家是这样。
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起伏,在学业方面,他不用考虑考初中的事,因为他没有选择。不仅他没有选择,学校也没有选择,只能把这些人全部招入。
用不着努力学习,就能进入初中的精英班,这或许是一种美好体验。但是班里的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因此这所谓的“精英”很值得商榷了。
他的分数不像陈欢那样致命、惊悚,但也不像光与则一样把“改变命运的一线生机”牢牢抓在手中随意捉弄。
每个人都有一个“学习瓶”,有效学习时往瓶中灌酒,无效学习时往瓶中灌水,光与则往瓶子里灌了不少水,酒的度数越来越低,从“白酒”变成“啤酒”,而后不再变化。
用这一标准来衡量,齐文景的学习瓶里装的不是啤酒,他在往水中兑酒,其本质更接近于水,而不是酒。陈欢的学习瓶则是空的,没有酒也没有水。
齐文景把大量时间投入虚拟世界,他的童年并不缺少快乐陪伴,但这种快乐短暂且虚幻,可望不可及。
“暗”赐予他力量,让他把心中所想带入现实,索伦森之力是他童年生活的终极演绎,这股力量把他推向无穷变幻的未来。
在很久以前,他爸妈给他起了“文景”这个名字,这二字取自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得到索伦森之力的齐文景,虽无法影响到整个勤国,但在他居住的地方,百川市凉涧县桃林镇,他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
“暗”覆盖全世界,随之而来的便是暴乱横生,凭霖县、凉涧县、乃至于百川市三区七县都很乱。
齐文景只用了几个月就在桃林镇里建立了他的权威。他不仅参与纷争,他还主导纷争,并在纷争中屡屡得利,越爬越高。
桃林初中有三个年级九个班,三个精英班六个普通班。初二精英班的人早早就见识到了齐文景的过人之处,三米高的精灵索伦森在校园里横行无忌,无人能挡。
更让人窒息的是,自从齐文景到了二阶,他的索伦森形象就变得可触碰了,它从虚无缥缈的能量体变为虽无生命但有质量的实体,它只需往那儿一站,就能给大家带来巨量压迫感。
齐文景并不经常使用索伦森的实体作战,他在半决赛第一轮中用的是纯能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