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学没上几天,现在眼看着就要当校长了(1 / 2)
“大家也不用太过着急,咱翰林院,加上国子监,何等的庞大?”
“学子数量超过数百人之多,并且,这朝中政事,多离不开翰林院,皇上不可能不去考虑的。”
“此前,皇上杀人,那杀的,多为地方官,或者一些基层的小官吏。”
“皇上就算知道了,也总不能把翰林院和国子监,两大部门,全部都清空把?”
“你我等,皆是当世入儒学大师弟子,皆出自名门,离了我等,这国子监,这翰林院,该如何运作?!”
“况且,我的人,之所以请辞,也并非是在逼迫殿下以及陛下,我等所行,皆是正义之举!”
“殿下公正严明,虚怀纳谏!”
“不可能看不到我等的决心与好意的。”
“若此番,能够让殿下与陛下,看穿秦枫那小人的行径,我等便是一朝之功臣!”
“挽救大厦之将倾也!”
“虽说,不至于功成名就,但也足矣!让我等名垂青史!”
“诸位,无需多虑!”
方孝孺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神中,难免渗出了几丝傲然!
像他自幼,饱读诗书,又是大儒宋濂的亲传弟子。
而这国子监当中,担当博士者,无一不是名动一方的儒学大家!
他秦枫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奸佞小人,拿什么跟他们比?
国子监当中,教育的学子,那都是要在未来,担当国之要职的人!
油嘴滑舌,溜须拍马,虽然能一时讨的殿下欢心。
但学士本领,治国安邦之道,这却是做不得假的!
那秦枫小儿,早晚有一天,会露出真面目的!
此次,他们集体请辞,不过,是加快了这一天的到来罢了!
“况且,就算我等次饭,请辞无法让皇上与太子,看清了那小人的真面目。”
“皇上也会挽留我等的。”
“翰林院,以及国子监,对朝廷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你们国子监也无需担忧,皇上,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我等的,国子监当中的这些学子们,可不能耽误一天的学业啊!”
“离了我们,这天下,还有何人可担当此重任?”
“无论是于情于理,皇上都不可能让我等离开的,诸位,还请放心便是,打从一开始,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诸位,我等且看明日朝堂之上,静候殿下佳音便是。”
见方孝孺说的如此的信誓旦旦,其余众人们,心中也不由得安定了几分。
况且,细品他这一番话之后,确实也觉得有道理。
这偌大的国子监,与翰林院,可不是靠着一两个人,就能够运作起来的。
在国子监的众人,还在满心欢愉的商议着,明日要如何在朝堂之上,讨伐秦枫的时候。
此时,秦枫也已经满心欢喜的返回了自己的家中。
正如翰林院众人,准备明日早朝,对他进行口诛笔伐一般。
从皇宫当中,返回家里之后的他,也同样在做着准备。
只不过,他所做的准备,并不是明日如何与翰林院与国子监的那群老家伙们在朝堂之上撕逼。
而是,准备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如果,要是成为一个学院的院长的话,理论上来说,我的工作,就不是教书育人了啊!”
“制定规则,以及,教育方针,才是我应该做的才对。”
“那么,首先,学科是要分配的。”
“儒学直接划走,以后,统一叫——语文!”
“还得根据这个时代,调整一下后续的科目。”
“除此之外呢,数理化三科,也得安排上,生物和医学,也得并列进去。”
“接下来,最难的问题,估计,还是得找个老师的这个问题吧。”
自汉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