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朱元璋等不及了(2 / 2)
派兵驻扎,就要承担军费,牵扯出来的东西不单单只是贸易的问题。
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文官持反对意见。
毕竟朝廷上的人,现在也不怎么看中交趾布政司。
张天缓缓的思考,很多东西都要考虑进去。
每一个决策都不能轻率。
越是了解这个国家,张天越是小心翼翼。
很久之后,张天才将茶马互易的方案治疏写出来。
夜深了,外面已经能听到蛙鸣声,淅淅沥沥的夏雨还在敲打着青石板路面。
掐着时间算,东南的船只已经建造的成规模了,关于郑和航海的事,似乎也亟需找蓝玉商量商量。
无论如何,试航海也要提上日程。
张天关了窗,躺在床上又想了一会儿,便微微传出不大的鼾声。
昨天一天下了初夏的第一场雨。
今天天朗气清。
张天早早起床。
自上次朱元璋感染疟疾之后,朱元璋似乎每日来朱府更加频繁。
今天一早朱元璋就来了。
张天恰也有事想和老爷子商议,便也没出去晨跑。“有啥事?”老爷子看着张天。
张天讪讪笑道:“您老不说,我还差点忘了,还真有事要找你。”“拉倒吧!”朱元璋道,“你就在等着咱呢!”
张天笑笑,从书房拿出一份长长的文书,对朱元璋道:“老爷子,这是一封关于开交趾茶马互易区的疏,您看看?”朱元璋愣了愣,“你小子,还是没打算放弃商业?”
张天道:“既然中原现在还不够条件开商业,那就在交趾开试试嘛。”
朱元璋无奈的道:“辽东开了茶马互易,也没收到几个钱,这玩意开了,就是咱国朝给夷国的便利,弊端大于好处,不建议开。”朱元璋对农业有独特的看法,但对商业始终保持一定的局限性。
辽东开茶马互易,那真是实实在在的需求马匹,主要不在赚钱上。
至于西北肃州一代的茶马互易不赚钱,完全因为丝绸之路上不太平,大明的铁骑暂时触及不到那么远,乃至于丝绸之路的马匪横行,久而久之,能去西北做生意的,少之又少。
而交趾的开市,完全能弥补了西北和辽东的弊端!
西向北,可以吸收乌思藏都司的羊、牛、马、藏红花、香料等。
西向南,可以吸收缅甸、占城的水稻、玉器、翡翠等。
大明可以将关内的茶叶、丝绸、瓷器、棉花等输送出去,以换取高额的关税差价。
无论如何,交趾互易区一定是利大于弊!
张天笑着对朱元璋道:“老爷子你看看啊,看完了再决定。”
朱元璋将文书朝旁边一撂,道:“咱不看了,既然交趾交给你,咱就信你,反正朝廷对交趾也不怎么关心。”“那边也出不了啥大乱子。”
“怎么发展,你自己看着办便是,出不了大岔子都没问题~~。”张天有些无语的道:“我昨晚准备了一夜……”
朱元璋白了张天一眼,没好气的道:“咱不是和你说过,交趾你做主么?”
张天道:“可上面还有皇上。”
“皇上咋了?皇上也信你!”朱元璋伸着脖颈。
好吧。
张天道:“那老爷子可否帮忙调个人?”
朱元璋哦了一声,道:“需要个交趾茶马使是么?”张天点头:“人都物色好了,工部主事练子宁。”朱元璋爽快的道:“中!”
张天有些目瞪口呆,老爷子是真不带一点拒绝的,这是完完全全信任自己啊!“工部尚书叫秦达。”
老爷子冷不丁的道:“此人到破通晓中庸之道,也没多大才能,也不会犯多大错误。”
“你好像还没怎么接触秦达……嗯。”老爷子自言自语,“要接触接触了,六部的部堂都认全了,下面的小鱼小虾就不着急认识了。”“只要抓住各部堂长官,也算是控住了朝廷的中枢。”
张天呆呆的看着朱元璋,不解的道:“老爷子您在说啥啊?”朱元璋笑笑:“没啥,有机会咱让秦达来见见你。”张天:“……”
徐姑娘这两天奇奇怪怪的就算了,老爷子这两话也开始毫无遮拦了起来。
都怎么了啊?
正在张天狐疑之时。
汤和颤颤巍巍的走来。“老国公来啦?”张天赶紧请汤和入座。
汤和此时却不敢落座,他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朱元璋,又笑着对张天道:“这有些好东西,额,也算不上好东西,就是一些高丽百年老参啥的,呵呵,不过对男人那方面补。”张天不解的道:“老国公这是做什么?”
朱元璋乜他一眼,笑着道:“他是铁公鸡,现在拔毛了,说明有事求你,还能做什么?”张天反应过来,笑着对汤和道:“老国公有啥事儿就说,瞎客套啥。”汤和面色忽然变的有些凝重,战战兢兢的道:“咱……万死!”“啊?”
张天见汤和弯腰,赶紧搀扶起他:“这是要折寿的!老国公你咋了?有什么话慢慢说。”“来,您老先坐下。”
汤和执意不肯,依旧弯腰:“老伙计,咱替子孙求情。”
朱元璋愣了愣,淡淡乜了一眼张天,道:“你放开他,让他说。”张天见老爷子陡然变的有些严肃,心里更加的狐疑。
老爷子就算地位再高,权柄再大,可信国公依旧是洪武皇帝的嫡系中的嫡系。
但老爷子却一点面子不给,这么老的老人了,老爷子竟还让他弯腰恭敬行着礼。
越来越古怪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汤和身子颤的厉害:“子孙无能……东南……吃败仗了。”唰!
张天猛地盯住汤和。
朱元璋双手也猛地死死捏着茶盏。“继续说!”
汤和赶紧道:“咱长子汤晟命一个千户所去剿倭,伤了十几个明兵不说,倭寇一个没抓……抓到。”砰!
朱元璋将茶盏朝汤和脚下一摔,脸色瞬间铁青。“你说甚么?再说一遍!”
汤和两股颤颤,一把年纪了,朱元璋却一点面子不给。
“々东南大败。”汤和一字一顿。
气氛突然沉默。
老爷子陡然的怒火,将张天看呆了。
他从没见过老爷子这样的一面。
张天知道老人要面子,前几天还信誓旦旦的告诉自己,说要在东南要倭寇三百颗人头。
倭寇没剿掉,还白白伤了十几名明军。
这无异于奇耻大辱!
可即便如此,老爷子始终是臣啊,就算发怒,也应该是洪武皇帝暴怒。
张天越来越看不明白。
但他能看出来,老爷子身上在冒火。
那眼神,甚至都恨不得吃了汤和。“你儿子……该死!”
“一个千户所,连倭寇都没摸到……呵呵!”朱元璋冷笑。
“等回去,回朝廷,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汤和哭丧着脸,默默看了张天一眼。
朱元璋怒道:“你当真以为皇帝会看在咱大孙的面,饶了你汤家?”
“小小弹丸之国,一群倭寇蛮夷,一个千户所,还能(赵诺好)被伤了人,哈哈,咱要你们有啥用?你汤家在东南海防了十年,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好,好的很!”“怕不是有人心思都不放在训练海军上,都想着怎么在浑水摸鱼了吧?”汤和被吓的一眼不敢发。
他和朱元璋关系是很好,但他也知道老爷子残暴的本性。
发生这种事,无疑是在扇大国君主的脸,朱元璋如何能忍?“他,他不敢!咱汤家世代忠良,怎可能干出这种事。”
朱元璋冷笑:“那你告诉咱,为何东南吃了败仗?啊?”汤和默默垂下头。
他解释不了玩。
张天在一旁沉默了许久,脑海也在分析这件事,很久后才对朱元璋道:“老爷子,这事,怕不简单。”“啥不简单的,不要替他狡辩!”朱元璋怒气未消。
张天道:“没有替老国公狡辩,这事儿恐怕真有些严重。”朱元璋抬头,看着一脸凝重的张天,狐疑道:“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