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 第252章 其乐融融

第252章 其乐融融(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斗破之开局成为冠军候  重回2001韩辰  全球婚配,我能看到提示词  晚风拂今夏  社会妖孽  绝世唐门:究极魂导师  在下来此寻仙人  海贼:大妈百亿悬赏通缉我  青蝶会  1910大帝国:开局就造反 

朱元璋在批奏疏。

最近宁波、淳安两地遭了殃,两地的官府,几乎被朱元璋全部血洗,证据确凿之下,又加上以孔讷为首的文人口诛笔伐。

并没有人反对朱元璋的屠杀血洗。

宁波淳安两地被杀的七零八落。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地方也被查出账簿造假,然后都察院又下地方去查。

只要查到问题,朱元璋绝不姑息。

渐渐的,朝堂百官读懂了朱元璋。

老爷子这是根据户部的账簿,在查贪官,而且还是一查一个准!

这究竟是什么神乎其神的技能,为什么单单凭着账簿就能查到贪官污吏,许多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群百官中,或许唯一能知道一点的,就是户部-侍郎傅友文。

许多人也试探着问过傅友文,可得来的答案是,傅友文也不清楚!

傅友文能告诉他们的就是,有人在指点着老爷子。

为此,百官们纷纷开始猜测起站在老爷子背后的人是谁……

不过由于朱元璋的这种手段,一时间,各地方官府听到消息之后,敢于造假贪墨的官府越来越少,几乎杜绝!

老爷子心情不错,翻着奏疏在批着。

只是很快,眉宇便拧了起来。

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由于入冬的原因,京畿附近百姓死亡人数骤高起来。

吏部尚书詹徽统计出一份血淋淋的名单!

被冻死者高达七十九人,中炭毒而死百姓高达一百三十二人!

朱元璋心在滴血!

作为大明帝王,每一个百姓的死,都是在无声诉说着他这个大明帝王的失败!

他是穷苦人家出生,他知道冬天对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尤其今年,天气似乎比寻常更加冷!

小冰期在明初上演过一次,就在洪武末年。“去将詹徽给咱叫来。”

朱元璋起身,揉了揉疼痛的双腿。

这双腿就是当年冬天落下的病根,一直没好。

不多时,詹徽便急促走来。

朱元璋气色不太好,对詹徽道:“咱治理大明百姓,就要对得起百姓,现在京畿附近都有这么多人冻死冻伤,其他地方呢?”

詹徽沉默。

这事儿他也无奈,他也不想看到大明子民这么死了,可他能做的却很少。

朱元璋道:“有没有办法,能让百姓保证充足的取暖?”

詹徽想了想道:“现在取暖都是困难事,寻常百姓人家都在烧柴火取暖,富足点的,烧木炭。”“柴火能补给的供暖少之又少,许多百姓家又都是木草屋子,因失火出事的有三户。”

“也有百姓不用柴火取暖,硬抗下去之后,亦有六户冻死。”

“富足点的家里,用木炭取暖,却缺乏基本常识,中炭毒而死的有十几户人家。”

“余下的,便是家里实在太穷,房屋漏风,缺少棉被等等……”

听着詹徽说着大明百姓的现状,朱元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说到底都是,这个天下,还是太穷,还是许多百姓依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连最起码的供暖都不能保证!朱元璋愧对天下百姓!

他试着问詹徽道:“朝廷能不能拨款出来,给百姓无偿发放棉被”

詹徽垂着头,默然道:“皇上,棉花在集市卖的很贵,朝廷若要保证京畿百姓人人发放棉被,这固然财政能支撑的起。”

“可其他州府的百姓一定会有怨念,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啊!全天下那么多州府算下来,若是这么做,朝廷的财政会被拖垮的……”

朱元璋眼里露出几分无奈,叮嘱詹徽道:“你好生交待各地方官府县衙,一定要定期去民间乡村视察,做好百姓的生死存亡工作,实在贫困的,让他们统计上来,咱要救!”

詹徽点头:“微臣遵旨。”

朱元璋挥挥手,“下去吧。”等詹徽走后,朱元璋幽幽叹口气。救济不是个办法,现在还没到深冬,已经有这么多人被冻伤冻死,要到了深冬呐

百姓还有活路吗

朱元璋脸上带着深深的担忧。

没多时,李公公小心翼翼的走来。

将朱元璋身旁的火盆给拿出去,重新换了新的。

朱元璋也没在意什么。

然而当他批了一会奏疏,他随意朝腿脚不远处的火盆瞥了过去,身子却有些定格起来。

他起身,好奇的走过去。

黑色的火盆内,火光冲天,将他身子烤的暖洋洋的。

他伸出手放在火上,一股暖流瞬间充斥全身。

可是……为什么没有毒气?为什么没有烟....

这些才是朱元璋好奇走来的原因。

这盆炭火和往日宫内供给的有些不同,往日的炭火点燃之后,总会有一股子刺鼻的味道,需要开窗通风。

除此之外,往日宫内供给的炭火还会有烟,点燃之后,房内烟火缭绕的。

“李公公。”

朱元璋对外叫了一句。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李公公没走远,好似就在殿外等着一般。“皇爷,老奴在呢。”李公公赶紧走进来。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这盆火怎么回事?用什么烧的”

李公公笑着道:“回皇爷,这是皇孙殿下送过来的,皇孙殿下怕皇爷您批奏疏辛苦,也不敢叨扰您老,就央人送来此物。”

“听皇孙殿下说,这也是最近两天才在应天兴起来的。”

“好似叫啥无烟煤……老奴也不懂,皇孙殿下说此物在应天还只是试卖阶段,一斤也便宜的很,好似只有二十多文钱,于是就给皇爷您送来啦。”

“它比木炭好,烤火旺,烧的时间也长,最主要的还没有烟和毒气,是个好东西呢。”

无烟煤怎么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过

朱元璋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了。

这两天又是杀贪官,又是安抚受灾百姓,朱元璋要处理的事太多了,记不起来也实属正常。

他点点头对李公公道:“皇孙允炆有心了。”

“等一下,你说着无烟煤多少一斤二十文”

“木炭可是要五十文一斤!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卖的这么便宜”

李公公点头道:“是呀,所以市场上才出来,就卖没啦,就是不知道下次啥时候卖。”朱元璋眼睛有些明亮。

这么便宜好用的东西,如果朝廷买了呢

那么百姓的难题是不是可以解决了?

好!好家伙!

朱元璋眉宇渐渐舒展开来,“尽快去查查,是谁在贩卖。还有,给咱拿几十斤,咱有用。”

李公公不动声色的点头道:“好。”皇爷这……哎!

皇孙朱允炆对您这么好,转身您却要将此物送给别人么

这真是令人寒人心呐!

可李公公没想过,朱允炆既然买通了你,那他的孝还是纯粹的....

雪停了。

大清早的,蒋瓛在院子里扫雪。

张天早早起床,坐在大殿内,眺望着院内雪景。

不一会儿,邱湘便抱着许多透明的布匹回来。

这些布匹都是张天严格挑选过的,透光性和密闭性都不错。

就是有点贵。

不过张天也不心疼了,卧牛山那边采出来的无烟煤,昨日已经在市场上试销售了。

卖的效果很好,虽然张天只是让家奴拿出几百斤去贩卖,但是在没想到,短短一天,那无烟煤就卖完了。

而且还有些供不应求的意思。

街肆上好一些富贾都嚷嚷着让张天早点开始贩卖下一批。

无烟煤将会是一个源源不断的销售链,又加上盐山产业,张天累计的财富多不胜数。

所以购买这些布匹,他并不觉得奢侈。

早早吃了早饭,张天便走到院落的菜园子旁边。

因为冬日的原因,菜园子里的菜许多都枯萎了,唯一生存能力强的,便是大白菜。

张天用竹子在菜园地两边,扎成一个个弯弓。

很快,一个暖棚的架子便搭建好。

和老爷子一样,张天闲来无事,也喜欢捯饬农活,并且乐此不彼。

没多时,赵香裹着小皮袄走来,“五六零”她身穿一身黑色戎装,将身子包裹在内,看样子像个大熊。

“张天,你在干吗”赵香眨眨眼,她头上带着厚厚的棉帽,只有两只剪水的双眸暴漏在外,看上去分外可爱。张天道:“在搭暖棚,额,你要是没事也来活动活动。”赵香点头:“噢,我要干什么?”

张天指着厅堂内的布匹,“去将它们拿来,盖在竹架上。”“啊?”

赵香有点不理解:“这不是很浪费吗?那么多上好的布匹,你用来搭建……搭建这个东西……额,你疯啦?钱多了可以送我。”张天懒得和她解释:“快些去拿过来。”

赵香瘪瘪嘴,脱下裹在外面的绒衣,卷起手腕,便去厅堂内抱着布匹走出来。

张天踩着木梯,拿着赵香送来的布匹,不断盖在竹架上。

两人正卖力搭建暖棚的时候,朱元璋笑眯眯的走来。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脸色拉了下来。

他指着张天和赵香道:“你们两个小混球,跟咱来大厅!”

老爷子穷了一辈子,自幼做过农民,当过和尚,也乞讨过,百姓多么不容易,他比谁都了解。

尽管当了皇帝,他也严格要求后代不能铺张浪费。

现在看到张天这小混球居然在糟蹋布匹,哪里能高兴的起来?

他知道这小子卖盐巴赚了不少钱,有两钱就开始糟践了吗

今天不好生说教说教这小子,他都不知道百姓多么困苦!

赵香小脸吓的刷白。

她知道老爷子生气了。

确实,这搁谁不生气啊?哪有这么糟践布匹的啊!

张天无所谓的跟在赵香身后来到大厅。

老爷子板着脸,气咻咻的盯着张天和赵香。“不像话!”

朱元璋出生草莽,做了皇帝也不敢忘本。

平常他就以身作则,要求后代也要和他一样节俭杜奢。

可言传身教了这小子这么久,现在他居然如此浪费?

今天不教训教训这臭小子,朱元璋心里这口气都咽不下去!赵香耷拉着脑袋,小声劝朱元璋道:“爷爷别生气了……”

朱元璋看着张天吊儿郎当的样子,便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伱个臭小子!你还骄傲了是吗”

“平常咱怎么教你的?”

“隋炀帝怎么灭国的都忘了吗?”

“大业六年东都洛阳丝绸缠树的典故你忘了是不是”

“咱给你说了多少亡国之君的例子,都抛之脑后了?”

大业六年,是隋炀帝在位的时候,西域和突厥的使者至东都洛阳,隋炀帝为了显示气派,同时也有威慑诸藩国的需要,大肆铺张,甚至还命人用丝绸缠绕在树上,显示大隋的富裕……

朱元璋时常会拿这个教育张天,让他要学会节俭,不能奢靡。

“大孙,要学会过日子啊!”朱元璋语重心长的道。

“就比方,咱给你举个例子,你看这个炭木,现在这时节的碳价,真是一日千里,一斤竟涨到五十多文钱,真真是要命啊。”

朱元璋露出痛心的样子,可随即又笑了:“既然要持家,就要节省,你看咱,既不能让家里人冻着,可说呢,又不能胡乱花钱。大孙,你看看这个……”

他手一指,点向地上的火盆。

张天这才注意到,脚下的火盆,此刻滋滋的冒着热气,好像……烧的不是碳,竟是煤球。

“这个,你知道是什么?”朱元璋神秘兮兮的卖了个关子。张天脱口而出:“无烟煤……”

“嗯”

朱元璋一呆:

“哈哈,吾孙见多识广啊,哈哈,实话和你说了吧,这无烟煤,也就这两日时兴起来的,可是卖的紧俏的很,咱有幸弄了百十斤试了试,效果好的很呐,比之木炭,还要有一些意思。”

朱元璋今日来,就是给张天送无烟煤的,恰好可以拿这个教育一番张天。

他叹口气道:“大孙啊,是不是现在觉得很暖和这无烟煤真是好东西啊,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就是,它价格低廉,咱可是费尽了功夫,才托人弄来的,据说现在只是试卖,才供应数百斤而已,咱将它买来,现在也要借着它告诉你一个道理,该花的银子要花,不能让自己冻着饿着,可是不该花的银子,却实在没有花的必要。”

“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居家过日子了吗”

“……”张天憋红了脸,几次欲言又止,都被朱元璋无情打断。

朱元璋似乎觉得自己言传身教有了效果,顿时打起了精神,眉飞色舞的道: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 重生之刘禅:二凤是我儿砸 公子文成武德 大汉羽林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红楼之王爷难为 三国第一公子 我在鹿鼎记里截胡韦小宝 堂堂吕布,为何要去做谋士 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