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查!(2 / 2)
朱元璋叹口气:“一个工部,是大明十四个布政司所有财政汇聚上来的。”“布政司下面还有州府。”
“想要查,谈何容易,都察院就那么多人,让他们用一年时间,也不可能将州府县各地的财政查明白啊!”从去年开始,朱元璋就隐约觉得账簿有些不对,可他始终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该如何排查。张天思考片刻,对朱元璋道:“有没有各州府账簿?随便拿个过来就成。”朱元璋看着张天:“你要筛查?这个量可太大了,而且很难排查!”
那些密密麻麻的账簿,即便强如朱元璋,看的都有些头疼,每一页的数据,更是多不胜数,想查,怎么查?
别说朱元璋了,让户部统计出来这些数据,都需要耗费一两个月,更别说再让他们排查了。张天神秘的道:“先拿过来嘛,我看看。”
朱元璋摊开手:“许多账簿,户部都封存了,这么晚了,户部也不可能送过来。”
“不过就算给你小子,你又怎可能一夜之间摸查清楚?”
张天想了想,对朱元璋道:“我观察过很多数据,总结过一个规律可以查出假账。”哦?
朱元璋陡然来了兴趣:“说说看,啥规律这么厉害,看一眼就行?”
张天道:“本福尔摩……额,老爷子姑且可以将它当成查假规律。”
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一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概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直觉得出之期望值/9的倍。推广来说,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概率就越低。它可用于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有造假。
这是张天后世学到的一种叫本福特法则的定律。
张天组织语言,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告诉老爷子。
朱元璋瞪大眼睛:“你意思是,首位数,不是平均出现在账簿之中,而是首位越大,出现的可能就越小?”
怕不是老爷子带进来来的?
我丢!
这这这……
傅友文身子定在原地,嘴唇一张一合,如鲠在喉,竟不知该说什么!
傅友文一直觉得张天不简单。
当初老爷子带他和詹徽去张天家问策的时候,他就开始怀疑。
他相信,这个天下一定不伐有一些奇人异士本领高超之辈,遗落在民间成为遗珠,可老爷子如果真是看中对方的本事,为什么还要将身份捂的死死的?
直接告诉张天,他是皇帝,要重用你张天,这不就成了?
可老爷子没有,非但没有,老爷子对张天的感情胜与常人。
那时候傅友文就觉得张天不简单。可现在……
老爷子居然又将这小子给带到皇城来了?
他强忍着震惊,直到看到张天走了很远,才浑浑噩噩的进了皇城。
刚进去没多久。
就有锦衣卫拦住他。
“傅大人,皇爷在殿阁,让你带着工部各州府县的账“五五零”簿一册过去找他。”嘶!
殿阁是学士们给皇帝掌眼奏疏的地方,老爷子不会带着张天在那批了一夜的奏疏吧?傅友文不敢继续想下去了,赶紧点头:“好!本官这就去。”
朱元璋揉了揉肿胀的眉心,起来在院子里舒展舒展筋骨。
张天替的那查假定律,朱元璋似信非信,心里有些狐疑,反正左右也无事,索性就让傅友文拿几本账簿来看看。
没多时,傅友文抱着工部账簿来了。
工部各州府的账簿很多,傅友文一次自然没有抱全。朱元璋睨了他一眼道:“将账簿放值庐,继续去拿。”“遵旨!”
傅友文低头进入殿阁值庐。
值庐的奏疏已经工整摆放起来。
傅友文心跳的厉害。
看来老爷子昨晚真的再次批了奏疏啊!
他不敢多想什么,将账簿放下,便恭敬退出去。
朱元璋活动的差不多了,便重新回到值庐。
他随手翻开傅友文送来的奏疏看着。
大致浏览一遍,便朝旁边扔过去,如此反复。
等傅友文再次抱着一沓账簿过来的时候,地上已经散落着各种账簿。
朱元璋还是和刚才一样,翻开一本账簿,大体看两眼,便将账簿甩到一旁,一次如此重复。
傅友文微微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可又不敢提醒。
老爷子这是做什么啊?哪有这么看账簿的?
这究竟在搞什么鬼。
正在傅友文转头要走的时候,朱元璋头也没抬开口道:“今年上半年,工部开支比较去年同期涨了三十万两,你就不觉得奇怪?”傅友文顿住脚步,急道:“微臣……微臣在查。”
朱元璋微微哼了哼:“什么时候才能给咱一个满意的答复?”“这………”
傅友文不敢将话说的太满,毕竟户部满打满算就那么多人,“大概,两个多……月,应该会……”朱元璋冷笑道:“两个多月,就算查到了又能怎么样?还能找什么人算账?”傅友文垂着头不敢说话。
朱元璋则继续将账簿甩在地上。
似乎意识到什么,仿若一道电流在朱元璋脑海划过去,他赶紧将刚才扔出去的账簿重新拿起来审查。
这是来自浙江淳安县的账簿。
朱元璋看着这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瞳孔渐渐眯了起来,眼中放出一道不可思议的光芒。“淳安县上半年在做什么?”朱元璋问傅友文道。
傅友文赶紧道:“回皇上,在修新安江淳安段河堤。”朱元璋手指敲打着案牍,一下一下,仿若敲丧钟一般。“工部上半年就淳安县拨过去十万三千多两白银……唔!”“查!”
“让都察院去一趟淳安,给咱秘密查着!”
傅友文急忙记下,却也不知道老爷子为啥就盯上淳安了。
这账簿根本看不出什么问题,如果出问题,户部负责统计的吏目早就说出来了。
这说明,账簿汇聚到吏部,到统计完毕,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
可为什么老爷子就看了那么一眼,就让都察院下去查了?这是随机抽调?
正在傅友文深思之际,朱元璋再次开口了。
“宁波卫在修建水寨是吗?”
傅友文愣了愣,“启奏皇上,确实如此。”
洪武年间,东南沿海有三种水师兵种,一种是隶属于水师的卫所,一种是各地方内河水寨,还有一种则是乡里的民兵。
水寨是一种在近海内河的防御工事,通常会在河堤海岸建造一处防御城堡,专门负责阻击近海敌人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