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朱允熥:这是大哥(1 / 2)
“葛爷爷,快过来吃。”张天如此说道!
随后张天将这东西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孩子,这东西是…”
张天听到之后也是笑了笑,随后才说道:“这自然就是番薯,亩产能有玉米几倍的产量。”
朱元璋听到这话,自然是早已经惊讶不已!
“玉米七八百斤的亩产,这几倍,岂不是几千斤?”
朱元璋张大了嘴巴。
吃惊的很!
他放入嘴中,顿时香甜传过来!
这孩子!
.....
时值冬日,乡村的风光无限好。
足有一人粗的大柳树后面,徐增寿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前方。
徐膺绪有些好奇,寻着徐增寿指着的方向眺望过去。
一老一少的侧脸赫然映入眼帘。
少年很熟悉,是张天,徐膺绪怎可能不认识。
再看老人。
唰!
徐膺绪面颊微微一僵,学着徐增寿一样,揉了揉眼睛。
下一刻。
就听他惊呼道:“那,那,那不是咱皇帝老爷子吗?”
徐增寿愣在原地,喃喃道:“我就说,我就说这张天以前就好像很熟悉的样子,二哥,你还记得永定河边的垂钓吗?”嘶!
徐膺绪双目陡然瞪大,嘴唇有些哆嗦着道:“记,记得!”
去年冬日,永定河旁边,老爷子和信国公在垂钓,旁边一男一女。
那时候两兄弟也没放心上去,权以为老爷子是出来垂钓散心的,更没过多关注老爷子身旁的少年和少女。
现在他全明白了!
难怪第一次见到张天有种熟悉的感觉!
难怪第一次在见到邱湘也有种熟悉的感觉!
这一男一女,不就是永定河旁老爷子身边的少年少女吗?
徐膺绪身子微微一颤,不可思议的道:“张天为啥和老爷子站在一起?”
徐增寿更是人都看呆了,颤抖的指着前方道:“他,他尼玛还拍老爷子肩膀?”不远处,张天正拍着老爷子肩膀,给老爷子端着茶,示意朱元璋喝茶。“额滴娘咧!”徐增寿脑子都懵了。张天旁边是谁啊?大明洪武大帝,杀人不眨眼的大明皇帝,前前不久才悍然灭了文豫章全家,前不久才屠了郑用全家!
老爷子在群臣,甚至在任何官僚眼中,绝对是个弑杀暴虐的君主!
就连老爷子亲儿子,恐怕都惧怕老人三分吧?更有谁敢对朱元璋做如此出格的举动?
可现在,张天好像习以为常一样!
“张天是谁呀?”
徐增寿呆呆的问道。
徐膺绪道:“我怎么知道……额,快走,回去告诉大哥!”
两兄弟急不可待的撩袍离去。
而此时的张天,显然没注意到不远处的徐家兄弟。
他在思考老爷子的话。
如果想彻底取缔民间税收的折耗,其实也简单,和交趾一样,直接一条鞭改革,不区分赋和税,也不用实物缴纳。
除了各地方供奉宫中的实物之外,税收统一用白银收取。
但放在交趾可以,纵观整个大明,则不实际。
如果刚穿越那会,如果没有老爷子带他看尽民间疾苦和大明现状,他也能侃侃而谈,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张口就来。
反正政策一定是好的。
可问题是,经历了这么多,张天也看清楚了大明时下的现状。.
一阵咳嗽声,在押送铁梨木的军兵队伍中传出。
“老马,你这咳嗽一天了,要不要到了云南驿站,找个郎中看看?”那叫老马的老兵无力的摆手:“不用,一点风寒而已。”
“啥时候开始咳嗽的?”
“就今个儿,身子又是燥热又是寒冷,想来是感染了风寒,小病而已,不必大惊小怪,咱赶紧跟上队伍,早点将木材送去工部。”“好!”
春日是惬意的,是休闲放松的日子。
步入二月之后,真正到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
应天城是六朝古都,环境优雅,美不胜收。
通淮门外,放目望去,一片绿意盎然的稻田。
城门外,一老一少缓缓踱步走着。
“老爷子,你说要出来看看,看啥啊?要来城外看。”
朱元璋眯着眼,迎着暖阳、微风和浅草,抬头朝前方看去,他伸出苍老的手指着,道:“看看他们。”他们,自然指的是庄稼汉。
张天有些不解,老爷子是关注农时不假,可现在稻田的稻子已经种了下去,田埂上已经很鲜有老农奔波了。朱元璋笑着道:“知道为什么今年稻子种的这么快么?”“因为你的代耕架,呵呵。”
说到代耕架的时候,朱元璋有些得意,“你这看似不起眼的发明,在工部和户部推广到全国之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百姓的耕种效率更快咯,所以今年的农耕才能这么快结束
顿了顿,朱元璋微笑道:“不过咱不是带你看这玩意儿的,咱带你看看大明的税收!”去年的小冰期,导致秋收困难,田税自然交不上去,要等到今年才补交。
而今各地方官府已经开始在组织收缴税务的工作。
老爷子今天心情不错,或许因为去年迟迟未收的税收终于要落实到国库,国库丰盈,就能做很多事,老爷子心情自然不错。
张天点点头,给朱元璋打开了茶杯盖,让老爷子喝口茶,便陪着他朝郊外村头走去。
朱元璋笑着对张天道:“每年京畿的税收都是咱引以为傲的事,这里总能按时按量的将田税收上来。”正说话间,张天和朱元璋来到城郊一处村头。
这里围着许多老百姓,还有身穿皂衣、头戴黑高冠、冠插红羽毛的官府小吏。老爷子对张天道:“这是官府来收田税的。”
负责征收老百姓田税的是县衙的典吏,典吏是流外官,并不是吏部造册的官,其俸禄是县衙的县老爷自己支付的。
那县衙的典吏手里拿着册子在高亢的点名,每点到一名百姓,百姓就要抬着粮食过来。
是的,在税收没完全统一之前,明朝的基本税收依旧是粮食,并不是折算成银两的。
税收的收取张天其实都从史料上有过了解,但真正目睹民间百姓交税的场景,张天还是第一次见。
他不由有些好奇。
朱元璋站在外面,背着手示意张天继续看下去。“好好看看,看看大明的疲疾。”
张天寻目望去,县衙的典吏示意小吏抬上来一口石斛。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应天城的空气中都能感受到一片春意盎然。
东宫内,朱允熥早早起床,贴身小太监忙前忙后,给他梳洗装扮。
自从朱标死后,朱允熥的人生彻底陷入灰色。
朱允炆母子像防贼一样防着自己。
好在吕氏现在被关入冷宫,他才得以松口气。
在这东宫之内,他活的小心翼翼,他也不敢开罪朱允炆母子,他也知道自己注定不会成为储君。
皇爷爷亲口说过,皇明正储非长嫡不立。